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68024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探究藝術生的就業困境與對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藝術生的就業困境與對策隨著市場經濟的急劇轉型,高校畢業生隊伍的不斷壯大,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漸露頭角,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而在高校畢業生隊伍的大軍中,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困難首當其沖。如何正視藝術類畢業生就業所面臨的問題,深入進行教學管理改革,培養符合社會市場需要的藝術類畢業生,則成為挽救藝術類就業的重要環節一、藝術生就業難的困境(一)盲目報考藝術院校的緊張化提到藝術類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要追溯到高考,盲目地報考藝術專業也是導致藝術生就業難的一個前提條件。無論是學生還是傢長,都希望通過報考藝術院校避開高考的激烈競爭。甚至有些班主任老師,為瞭提高班級的升學率,有的傢長為瞭避開普通的
2、高考大軍,附和當今社會的大眾化追求,都不惜動員學生轉為藝術生。這種行為無疑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根本沒有通盤考慮孩子的興趣、潛力、功底及未來的就業問題。學生即便通過突擊考上瞭大學,最終也會因為功底不紮實,而難找到理想的工作(二)各高校盲目擴招的情緒化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世界銀行2007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全世界失業人口中一半是青年群體。在中國,隨著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特別是高校擴招大學生以來,大學生特別是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難題日益凸現。2008年,加上歷年未就業人數,大學生求職總人數超過瞭600萬人。2009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611萬,是擴招前200
3、1年的5倍,占全國城鎮新成長勞動力總量的一半以上,如加上往年未就業的畢業生,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測算,將要達到700萬人以上。為此,“僧多粥少”的原因就容易歸罪於“擴招”(三)各專業設置的粗糙化各高校專業設置錯位,專業與專業之間的課程相差不大,而且有些課程也無需必要開設,各專業的趨同現象十分嚴重,導致在就業時對崗位的需求供給上有模棱兩可的概念。一些學校不是根據每年的社會需求而及時更新所設課程,而是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的教案幾年都沒有更新,沒有改變,知識結構陳舊,內容空洞化,既浪費瞭學生的時間,又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四)就業渠道的單一化目前的就業渠道都是學校推薦、熟
4、人關系介紹、校園招聘、就業網站等模式,而這些隻適用於特殊人群,因為推薦的一般都是學生幹部或者成績突出等的關系戶。各學校學院應該善於把握平常聯系的用人單位,與他們形成一個鼓勵學生實習的機制或者平臺,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安全就業,又能保證好的崗位不流失。另外,藝術生面臨的行業往往需求量不大,即使行業中的較大公司也不過是上百人的就業容量,而且一個人一個位置,如果一個人不離職,那這個崗位他就能做到退休,所以這樣的話就導致崗位更加難求,行業對人才的自我消化能力也是不足的(五)藝術生心理的扭曲化1、藝術生“面子感”太強。大部分藝術院校的校址都設在大中型以上的發達城市,都覺得隻有留在大城市才是最好的選
5、擇。大學四年,他們享受慣瞭大城市的繁鬧和喧囂,享受慣瞭大城市表面的繁華和燈紅酒綠,享受慣瞭大城市的各種高級設施和便利,所以不願面對畢業後打回生源地,打回傢鄉,一是認為考上大學後在本地找不到工作,回到傢鄉會丟面子,會讓傢鄉親朋好友看不起;二是覺得寧願在大學所在地漂著等機會,也不願回傢接受父母的施舍;三是當一小部分學生都留在大城市的時候,他們的思想會影響著大部分學生,感染性極強2、藝術生“自由感”太強。藝術生追求個性,渴望自由,不喜歡受約束,使得他們不願受制於某一個單位,就業積極性變差。他們精神上追求自由、前衛、時尚,易於接受新鮮事物,不願意受管制。他們並不著急去找工作,好像內心有底,有
6、保障一樣,“不急不急等等看”的就業狀態好像是他們的就業方針,似乎沒有貨比三傢就不能做出抉擇,有的好單位等不及這些優秀人才,那這好單位也就錯過瞭3、藝術生“享受感”太強。每個學校和學院每年都會有大型的招聘會和宣講會,可是學生對這些單位都看不上,不是覺得單位太小沒有發展力,就是覺得單位太差。學生眼高手低,好像目標都是大公司大企業,可是卻忽略瞭所有的單位都是從小經營到大的這一不變的理念,他們沒有從自身的水平出發,不看自己適不適合,而是以挑剔的眼光審視用人單位。所以,在學校和學院舉辦的招聘會上,用人單位積極熱情地招聘,卻帶來學生一片的寂靜,這樣不僅給學院老師帶來尷尬,長久下去,也會形成惡性循
7、環(六)就業單位設在大城市的集中化藝術生的大部分就業單位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如服裝公司、裝潢及裝飾公司、動漫設計公司、培訓琴行等的工廠都會設在地理位置發達的地方,這也是一個客觀的因素制約,如果要讓藝術類學生到基層、鄉鎮就業顯然沒有說服力,而且這也不符合發揮人才最大作用的市場規律二、藝術生就業的出路解決藝術類學生的就業困境,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和個人共同做出努力。目前,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解決黨和政府民生,保障社會健康、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200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