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

ID:43967941

大小:30.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_第1页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_第2页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_第3页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来进行的。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的教学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教师演示实验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的探究式教学改变过去演示实验教学的模式通常为:教师按照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新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师生作概括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动手,老师起主导、点拨的作用,增强学生之间、师

2、生之间的合作,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在实验教学中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增加学生动手的次数。从原则上讲,凡是操作相对容易、反应装置比较简单、安全系数比较大的实验,均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中应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二、合理改进和补充实验教师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蕴藏在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素材,并设计成探究性的问题供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学习。如在硝酸的性质教学中,《必修》教材有两处涉及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但

3、仅局限于“蜻蜓点水”式,既没有化学反应方程式,更无实验探究,我认为此处可增加探究性实验。操作如下:(I)展示收集满二氧化氮的试管;(2)把盛有二氧化氮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打开胶塞;(3)待液面不再上升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试管口朝上,移开拇指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放在试管口;(4)向试管内的液体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并回答各步操作现象发生的原因。这部分的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实验后既加强了学生对二氧化氮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扩充分

4、组实验,拓展课外实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传统的分组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按部就班,很少体验“发现”的喜悦,多数是把书中的答案抄在实验册上。在新课程理念下,我认为可以扩充分组实验,只要能充分反应出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设计思想或收获体会,科学技能和思维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所提高就说明达到了分组实验的目的。如有些实验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用一些简单易找的器材,独立完成。这类分组实验教师一般不做现场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寻找器材,操作并得岀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理论

5、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原电池1=1原理后,自制水果电池;用食醋和纯碱溶液改变花的颜色;用鸡蛋清做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实验等。这类的课外实验,不仅能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它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实验的机会,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放大实验效果事物都有两面性,课堂实验教学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有的实验耗时长,有的实验污染较大等等。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

6、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声音、图像的新异性多角度让学生体验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不仅让学生看的清楚,且有动感;不仅知道结果,还了解了整个过程。五、注重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绿色化学实验是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它对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知、情、行、意统一和谐的发展。实验中应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为此可进行密闭实验,对于反应产生的气体、液

7、体、固体应予以收集和处理,或加强回收、通风等其他防护措施。参考文献:⑴刘成坤■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变革[J]•化学教育,2005.1[2]姚新平•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育功能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5.30[2]王延芳、石辉•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第20卷第二期,2006.4(作者单位:灵宝市实验高级高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