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ID:43953511

大小:63.0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7

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_第1页
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_第2页
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_第3页
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_第4页
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迎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全民健身事业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在安庆市承办2014年省运会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可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增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根据《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和《安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號计划。围绕全市科学发展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主线,实施“全民健身、健康迎江

2、”战略,促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构建符合区情、覆盖乡街、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为建设实力迎江、活力迎江、文化迎江、和谐迎江做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政策驱动、统筹兼顾。强化区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责,依托社会力量支持,提供政策保障,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突出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和社区为重点的城市居民体

3、育。同时,促进城乡、区域、各类人群之间全民健身均衡发展。(二)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以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提供便民、惠民的健身设施和环境,指导群众采用健康、文明的健身方式,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市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发展的前瞻性和全局性,提升服务水平,引导体育消费,实现全民健身与我区国民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三、目标任务到2015年,我区全民健身体系进一步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城乡

4、居民参与率得到较大提升,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全区人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符合《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合格以上(除在校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三)体育场地设施明显改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

5、平方米以上。利用辖区的公园、绿地、广场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得到改善,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有较大提高。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在城区规划建设10-15分钟健身,学校体育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企事业单位建设必要的健身设施。街道规划建设“一房一场”,即:50%以上的街道建设一个健身房、一个多功能运动场。农村乡镇规划建设“一室一场”,即5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设一个室内体育活动室、一个灯光球场。居委会(社区)规划建设“一苑多点

6、”,即:50%以上的城市居委会(社区)建设一个全民健身苑、多个就近方便的全民健身晨晚练点。农村建制村规划建设“一场两台”,即:100%的农村建制村建设一个标准水泥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加强与学校、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设施的资源整合,做到统筹建设,共享资源。(四)全民健身组织进一步健全。建有区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各类人群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0%的街道、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的农村建制村

7、(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五)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人数达到500人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10人以上。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以组建省运会志愿服务队伍为契机,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六)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

8、富。大力开展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车、登山、跳绳、踢犍、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创建1个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七)全民健身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建成健身休闲、体育康复、体育培训、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优势产业群,培育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健身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规模和水平明显提高。工作措施(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