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36520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7
《农牧交错带循环经济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牧交错带循环经济模式探究[摘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线性经济和末端治理发展模式所引起人与自然尖锐矛盾的一次革命与创新。本文在分析传统线性经济和末端治理发展模式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弊端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空间载体——农牧交错带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微观企业单位、中观产业集群、生态产业园和宏观区域三个层面提出四种循环经济模式。[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农牧交错带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
2、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从稀缺走向枯竭,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末端治理模式逐渐为循环经济模式所替代。一、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及内涵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此后的末端治理发展模式,前者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一一产品一一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后者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强调在生产链的终端
3、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对自然的危害。在现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为主。1•循环经济的提出末端治理模式在处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中,前期依据的理论主要是庇古的“外部效应内部化”理论,提出通过征收“庇古税”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后期主要是''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产权明晰,就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再有就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理论,认为环境污染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倒“U”关系,随着人均GDP达到某个程度,环境问题会迎刃而解,等等。这些理论为早期环境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的基础,即“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确定,曾经对于遏制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结果却由于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从资源短期到资源枯竭的现状,也不难看出末端治理的理论基础已经无法再支撑起现实分析的框架。面对赖以生存的各种可用资源逐渐从稀缺走向枯竭,反思及从理论上探索能够解决目前困境的途径日益迫切
5、。针对工业化社会采用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此后的末端治理发展模式引起的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人类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正在尝试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以提高生态效率为直接目的和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循环经济实践。2.循环经济模式的内涵早期的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后面经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盛行开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将资源与环境纳入
6、经济体系,并重构包括物质流、能量流的经济流程,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闭环流动方式来实现开放的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达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维持自然界各物质间的生态平衡和一定的环境容量,为人类生存带来持久的、最大化的福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线性经济和末端治理发展模式的扬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行“资源一一产品一一废物一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生产流程,即在人类生态经济系统中形成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再生产者)三者之间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信息交流和价值
7、拓展功能的有机协调。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空间载体一一农牧交错带的现实需要人类的经济系统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无论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载体的微观企业单位、中观生态产业园还是宏观的区域,三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并且依赖生态资源的供给。本研究以农牧交错带县域作为观察、剖析和研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空间载体,其实证研究区一一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中部南缘,乌兰察布市东北部,位于东经113°33704〃-114°48713〃,北纬41°36’47〃-42°
8、17’41〃之间,其地形西高东低,中部凸起,形成高低起伏态势。全县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17.6万人,生活着蒙、汉、满、回等11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农牧结合县,全县辖3镇2乡,93个村委会,355个村民小组,8个社区,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农牧业生产极不稳定的贫困地区。该县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地关系不协调,生态与经济矛盾十分尖锐,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欠发达,是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地区的一个缩影,加强对化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