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36069
大小:235.64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0-17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梁山县徐集镇教办课题组2014年5月《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倍受广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要想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就离不开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小学教育肩负着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担。“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
2、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另外,我镇是有名的“建筑之乡”、全国闻名的“挂车之乡”,基丁•从事建筑和挂车行业人员比较多,留守儿童就比较多,再加之受思想认识、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困生”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我镇已经意识到学困生对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全国各地已有不少著名专家、学者有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不少的方法策略和理论研究,但是从中我们并未找到一条真
3、实贴近我镇实际情况的学困生转化有效途径,所以如何转困、脱困,去探索一条符合我镇实际的学困生转化规律,已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背景,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决定开展《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课题研究。2、所耍解决的主耍问题(1)尊重学生羌杲,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学困生类型;(2)探索不同类型学困生的转化措施;(3)釆取不同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学困生的数量,最大限度帮助学困生脱困,使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方面有较大改善。(4
4、)通过对现代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的研究,促使教师重视并研究学困现象,提高教师对学困牛的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课题界定(1)本课题限定在我镇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上。(2)对学困生定义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或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3)对非智力型学困生定义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会、家庭、学校、心理障碍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
5、学目标要求的学牛。(4)本课题预定研究小学语文、数学两学科的学困生,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研究意义(价值)学困生问题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如果能成功找到转化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成功地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既针对目前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屮所要解决的问题,又将日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结合。在研究实践中寻找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转化学困生模式,既满足于当前新课程的需要,又能丰富呈础教冇的教学理论。三、课题假设和研究目标1、课题假设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教育教
6、学中的共性耍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止教育实践中的不良教育观、育人观,构建符合本镇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转化和减少学困生数量,促进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研究目标木课题主耍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大面积地转化农村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学困生。具体目标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非智力、身心素质等)、外部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班级文化等)。(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3)课堂教学
7、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策略。四、课题研究的依据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耍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2、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耍、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
8、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