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

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

ID:43912905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_第1页
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_第2页
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_第3页
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_第4页
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诗经》中“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摘要:“变风变雅”由《毛诗序》最早提出,对于我们理解诗经的主题和文化精神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对于“变风变雅”涵义的界定存在很多种观点,总结后可以概括为三点:(1)“变风变雅”为论刺Z作;(2)“变风变雅”为商音、变调之作;(3)通过具体的诗篇加以界定。但是,每种观点都不完全正确,我们需要综合起来考虑,最后将三种观点结合起来,就是“变风变雅”真正的涵义。关键词:变风变雅毛诗序诗经“变风变雅”一词最早见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2、。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I口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1]三家诗均有序,但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均己亡佚,惟有《毛诗序》现在仍然存在,但该序的作者至今依然没有定论。“变风变雅”的问题一直被学者争论不休,対于英涵义界定也是各持己见。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变风变雅”为论刺之作绝大部分的学者认为“变风变雅”为论刺之作,他们主耍是从《毛诗序》出发,认为里面提及“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

3、矣。”“变风变雅”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状况走下坡路,而此时有志之士便用诗歌来以下刺上,希望能改变当时的状况。但是这一界定只是对诗歌的主题加以界定,认为凡是以下刺上的诗均为“变风变雅”,但是诗歌主题上是“美”还是“刺”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很多诗歌的主题也备受争议。“'变风变雅'之作而知止乎礼义,当是时诗尚存也。惟其礼义之泽熄,然后诗Z道亡矣,何也?盖诗者礼义Z所止故也,诗亡则美刺Z法废,《春秋》作则褒贬之法兴,使诗之道尚存。”——《诗序统解?毛诗名物解》诗亡是指礼义废,诗道之亡,“美刺之法废”。“变

4、风变雅”存在之时,礼义之法仍立,“诗尚存也”。由此,可得出结论诗歌有美刺的作用,而“正风、正雅”为“美”,“变风、变雅”为“刺”。"变风变雅'大抵多于论刺,至有直指其事、斥其人而明言之者,《节南山》、《十月之交》之类是也。”一一《明文海?黄子邕诗集序》作者直接点明“变风、变雅”的作品多是论刺之作,对于当刺之事、当斥Z人,只需直言不讳的提出,不用有所顾虑。后面紧接着举出了两个例子,说“《节南山》《十月之交》之类是也”。这两首诗那就是最典型的“直指其事、斥其人”的作品。这些人主要是用“变风、变雅”在内容上,“

5、以下刺上”这一主题加以界定。是对《毛诗序》中关于“变风变雅”阐释的一个延伸和诠释,认为“变风变雅”Z作出现于乱世,忠臣志士不满于当时君主的统治,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感到忧虑,于是积极引谏,以诗言志。(二)“变风变雅”为商音、变调之作“《七月》、《楚茨》诸篇,言辞纯正而为,'变风变雅'以其有商音,是以为变耳。”[2]诗以入乐而存在,无论风雅之作为正为变,皆可入乐,这一类学者主要是针对诗歌所配之乐的不同来将其划分。”“国风用角调,小雅用征调,大雅用宫调,周颂鲁颂用羽调,惟变风变雅有商音,亦无商调

6、。是说未知何据,姑存其说,未敢以为必然也。”——《律吕阐微》“变风变雅有商咅,亦无商调”用诗歌所配的咅乐腔调来界定其是否是“变风变雅”的作品。《礼记?乐记》中提及“?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之音矣。?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口矣变风变雅”无商调,说明其并非代表臣子,只可能是百姓对当时社会的忧虑或对君主统治的不满而作的诗歌,这类作品首先没冇一个明确的腔调,因此无法将其归

7、类到国风、大小雅、周颂、鲁颂里面去,其次,乂无法将其独立出来,只能依据它有商音,将其界定为“变风变雅”Z作。但是《律吕阐微》紧接着也做了说明,指出这一说法“未知何据,姑存其说,未敢以为必然也”,它只是作者的一个猜测,没有充足的证据。“朱子所谓变风变雅者,变用其腔调。又谓大雅小雅,如今之宫调商调作歌曲者,亦按其腔调而作耳。乂谓按大雅体格作人雅,按小雅体格作小雅。非是做成诗,后旋相度其词,而为大雅小雅也。以是而推Z,则风雅诗篇题之同者,亦必按其腔调为之耳——《诗?绪》朱子认为“变风变雅”也是变其腔调而为,风雅

8、之作皆有体格。诗歌创作不按其腔调和体格进行创作,便为“变风变雅”之作,它这里并为提及商音,只说其是变换了腔调的作品。(三)明确“变风变雅”的具体篇目加以界定这类观点主要是通过指出具体的哪篇或哪些篇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或者是对作品产生的时代加以定位。“先儒旧说,二南二十五篇为正风,《鹿鸣》至《菁莪》二十二篇为正小雅。《文王》至《卷耳》十八篇为正大雅,皆文武成王时诗,周公所定乐歌之词。邺至豳十三国为变风,《六月》至《何草不黄》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