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80663
大小:61.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6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教育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教育对策探析摘要: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正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它主要表现为三类情况,失范行为的发生既与网络环境有关,也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高校应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行为转化教育。□关键词:网络失范行为;互联网;大学生□口一、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表现口互联网已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7年伐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居世界第二位,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24岁的青年,其中学生网民群体所占的比例最大。他们通过互联网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的大
2、事,随时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网络失范行为就是其中之一。有学者将网络失范行为界定为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所应遵循的特定行为准则要求,在虚拟的电子网络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行为偏差的情况。□①常见的如在网络论坛、聊天室等公共空间用语粗鲁、暴戾、黄色;以攻击、漫骂、侮辱来对抗不同言论;借用人格面具、发布虚假信息、恶意戏弄他人;通过不负责任的点评进行人身攻击;为了显示自己的网络技术而实施类似“黑客”的行为等。大学生虽然在文化
3、知识上高于多数网民群体,但其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形,是非辨别力不强、自我控制和约束力也较差,因此其网络失范行为并不比其他群体少。笔者曾对黄山学院398名本专科学生进行了网络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382份,其中男生210人,女生172人。在调查中有几道题是关于网络文明方面的,统计时将相关项目得分在28分以上者界定为存在一定问题行为,得分在18分以上者界定为文明行为者,结果问题行为组约占占样本总体的10%左右,其中又以男生占多数,经□□②检验证实在性别构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口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上网时常缺乏自律、为所欲为。根据调查结果可将大学生网络失范
4、行为归结为以下几类:口一是交往失范行为。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常用渠道,但一些大学生借助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隐瞒甚至编造自己的个人信息,倾向于尽量美化自己,不说真话,不讲诚信。在网络交往中有的借助网络这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手段发表过激或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发泄私愤,攻击中伤乃至诽谤别人。口二是网络攻击行为。少数学生借助自己的技术优势,利用网络进行欺诈、盗窃;随意制造或传播信息垃圾和计算机病毒,非法侵入、攻击或破坏他人电脑,窥探他人隐私,窃取他人秘密。如有25.8%的学生表示很佩服那些能远程获取别人隐私的黑客,12.3%觉得利用网络悄悄进入别人电脑
5、很刺激,5.8%认为在网络上窃取别人的资料很正常,没什么可指责的,4.7%曾未经许可就用别人的口令、密码上网。口三是信息选择失范行为。少数大学生迷恋于浏览、下载色情、暴力信息,热衷于宣传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信息,而对于互联网上真真假假的信息也常缺乏分辨能力,导致有时偏听偏信,有时误传误播。口二、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口导致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从环境因素看,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参与者众多且鱼龙混杂。现实世界中的法律、道德规范在这一“虚拟”空间难以发生作用,同时又缺乏适应网络空间的新规则,实施
6、失范行为者常难以追究,得不到必要的惩罚,这些都为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孕育提供了土壤。口网络失范行为同样有其心理原因,如对不良信息的猎奇心理;寻找负面情绪发泄通道的宣泄心理;显示自己网络技术的炫耀心理;深信网络匿名性而忘乎所以的侥幸心理等。□②然而必须看到,在同样的互联网环境下,真正发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如本次调查显示仅占10%左右)因此其个人层面原因也同样不容忽视。进一步研究发现:个体的网络文明状况与上网年限、上网时间以及除内向性激惹之外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口卩<0.05),有些还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o问题行为组在焦虑
7、水平与外向性激惹程度上显著高于文明组,内向性激惹的差异也在统计学意义的边缘范围。问题行为组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文明组(P<0.05),外显自尊水平则显著低于文明组(P□<0.05)o□③口三、教育对策探讨口(-)形成对互联网及网络行为的正确认知口行为源于对事物的认知,网络失范行为常与个体的认知偏差有关,这主要表现在网络行为主体对“虚拟”的误解上面。他们认为网络是个纯虚拟空间,使用者可以随心所欲,不需承担任何责任、义务,无任何规则、道德可言。这种认知使得有的大学生误认为可以摆脱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约束,享有充分的自由,不必履行社会道德规范,不去考虑自己在虚拟的网络
8、身份下所采取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他们觉得干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