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的统治策略

蒋氏的统治策略

ID:43871975

大小:71.98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16

蒋氏的统治策略_第1页
蒋氏的统治策略_第2页
蒋氏的统治策略_第3页
蒋氏的统治策略_第4页
蒋氏的统治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蒋氏的统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單元蔣介石時代的台灣壹、統治的結構1949年,國民政府從大陸撤退,同時也將龐大的「中華民國政府」及60萬的大軍遷到台灣。至於統治結構大致上是以中華民國政府為外表機構,以國民黨為中樞機構,蔣介石父子則為真正的統治實體。龐大的政府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仍堅持自己代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因此中央政府仍維持一個既龐大且複雜的系統。行政院是最高的行政機關,下設秘書處、八部(內政、外交、國防、財政、教育、司法行政、經濟、交通)、一處(主計)、二局(新聞、人事行政)、一署(衛生)、九委員會(退除役官兵、原子能♦經濟設計、青年輔導、國家科學、研究發展考核、蒙藏、僑務、故宮博物院),除外交、國防部

2、及蒙藏、僑務委員會外,其他主要的部門都與其下屬機關台灣省政府有互相重疊的機構。總統府之下則設有資政、國策顧問、參軍長、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戰略顧問委員會、中央研究院、國史館、中央銀行、國防研究院、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安全會議則為實際上的最高政府機關,蔣介石自兼主席,下設秘書處、國家建設委員會、國家總動員委員會戰地政務委員會、國家安全局等。此外,國民大會代表1353人;立法委員419人,尚有司法、考試、監察等院,官員總數在5,000人以上,另有將領超過千人,皆可在島內謀取一官半職或委員、顧問♦代表一類的閒缺。如此龐大的機構,一來可以在國際政治上,宣示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全中國的正統性;二來

3、可以增強統治力量;又可以為追隨來台者做人事上的安排。黨的改造國民黨在統治觀念上,早自孫中山開始,即有以黨治國、以黨領政的主張,蔣介石則繼承此一觀念,堅持以黨治國及黨國不分的統治。在他看來,因為國民革命是由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亦是國民黨一手建立的,有國民黨就有中華民國,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如果沒有國民黨的領導與支持,前途便無法想像,所以黨與國、國與黨兩者是不可分的。(雷震,《雷震回憶錄》,p・124。)在黨化教育的愚民政策下,確實有眾多的人民分不清黨與國區別,2000年國民黨在總統大選中敗選,許多人無法面對此一的轉變,警總退役上校史力行,近代台灣政經發展

4、史講義5月27日在大溪鎮運動會,以「禍國毀黨」為由對李登輝潑紅墨水,即為明證。蔣介石在大陸時期,顯然已相當程度的掌握黨、政、軍、財各項權力,但仍未能確立一黨專政的體制,撤退來台後,經過黨的改造,才真正的建立起威權的政黨。蔣介石在檢討大陸撤退的敗因,其中黨內派系傾軋・人事紛爭;黨組織與群眾脫節,皆為關鍵所在。因此,國民黨的改造勢在必行,一方面要把派系傾軋的惡習去除,一方面要確定黨的社會基礎和政策路線。(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p.44。)1950年7月26日,蔣介石宣布以蔣經國、陳誠、張其旳、張道藩、谷正綱、鄭彥緊♦陳雪屏、胡建中、袁守謙、崔書琴♦谷鳳翔、曾虛白・簫自誠、

5、沈昌煥、郭澄、連震東等十六人,為「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並且將原掌控國民黨組織與人事的陳果夫、陳立夫排除在外。由於蔣介石對入境台灣管制甚嚴,其敵對人士不是被拒絕來台即被翦除羽翼,故島內的反對勢力不多,改造的工作也較容易進行。入境限制在陳誠任省主席時(1949年1月)已經實施,陳誠宣稱入境辦法最大的作用「一方面防止共諜的潛入,同時預防人口過分增加,以減輕台民負擔,蓋中共最擅長利用難民,驅使就食政府區域,以增加國庫的負擔。」(吳錫澤,<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二)〉,《傳記文學》,63卷6期,pp.43-44。)實際上則有排除異己的作用存在其中。「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於1950

6、年8月5日正式成立,首先建立黨員「歸隊」的登記,凡未重新登記者即撤銷黨籍。其次,在區域(省♦縣市)黨部'各種職業機關中普遍成立小組,黨員隸屬小組,小組隸屬各區分部、區黨部,各黨部再隸屬其上層黨部,最後由黨中央控制,層層節制,黨員必須繳納黨費,參加小組活動。黨部對黨員實施再教育,更重視幹部訓練,一方面派人巡迴各地宣傳,一方面要求中高級幹部至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1952年10月,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黨章規定國民黨為「革命民主政黨」,並以起立通過的方式推舉蔣介石為總裁。19日,選出32名中央委員組織中央委員會22日,中央委員會選舉陳誠、蔣經國、吳國禎等10人為中央常務委員,陳立

7、夫、宋子文、孔祥熙、孫科等人全部失勢,蔣介石完全控制國民黨。(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卷二,pp.14-17o)國民黨改造計畫的目的之一,即是建立普遍深入群眾的組織,使社會每個角落都有黨的組織,以掌握大多數的群眾,一方面可因深入滲透進而監控群眾,一方面則藉此吸收群眾成為支持國民黨政權的社會基礎。1952年改造完成後,一個以滲透整個台灣社會為架構的黨組織,便建立起來,而國民黨在滲透的過程中,所結合到的社會支持力量,也成為政權鞏固與發展的重要基礎。(龔宜君,《「外來政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