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千斤拔黄酮抑制血栓形成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千斤拔黄酮抑制血栓形成机制探究作者:张明秋关铭年晓莉李淑梅张继梅【摘要】目的探索千斤拔黄酮抑制血栓形成及机制。方法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MC)、丹参组(SAM)、千斤拔黄酮高剂量组(FPH)和低剂量组(FPL),每组10只。NC与MC组生理盐水10ml/kg灌胃;SAM组丹参液10ml/kg(相当于丹参生药0.1g/ml)灌胃;FPH组和FPL组按体重10ml/kg(相当于千斤拔生药1.2g/ml.0.3g/ml)灌胃。各组连续灌胃7d,1次/d。末次灌胃后除NC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股动脉血栓模型,并于模型制备后继续灌胃7do第7天灌胃1
2、h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对MC组和FPH组分别用ELISA法进行GMP140、tPA、PAI1含量测定。结果FPH组与MC组比较,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O.05,P<;0.01);GMP140基本保持基础水平,而MC组增高(P<;O.05);tPA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但FPH组增高显著(P<;0.05),FPH组血浆PAI1降低,MC组PAI1增高(P<;O.05)o结论千斤拔黄酮具有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主要抑制血小板活化和促进纤溶作用。【关键词】千斤拔黄酮;血小板聚集率;GMP140;tPA;PAI1以往研究表明,中药活血化淤方案
3、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降解纤维蛋白原、溶解纤维蛋白来实现的。千斤拔黄酮是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之一,本文通过千斤拔黄酮对血栓模型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含量的影响,探讨千斤拔黄酮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动物Wistar雄性大鼠50只,体重为180〜250g,均为雄性,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MC)、丹参组(SAM)、千斤拔高剂量组(FPH)和低剂量组(FPL),每组10只。1.2方法1
4、.2.1试剂与仪器千斤拔水提物(提取条件按萃取优化工艺进行);二磷酸腺昔(ADP),Sigma公司;丹参片(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每片含生药1g);枸椽酸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聚维酮碘溶液(吉林省明星医用消毒药械厂);注射用青霉素钠(160万U,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GMP140、tPA及PAI1含量测定(ELISA)全套试剂盒(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LBYNJ2全自动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LDZ52低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WFJ720B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光学显微镜(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超低温冰箱MDF382ETECANSunrisebasic酶
5、标仪(奥地利)。1.2.2实验步骤NC与MC组生理盐水10ml/kg灌胃;SAM组丹参液10ml/kg(相当于丹参生药0.1g/ml)灌胃;FPH和FPL组按体重10ml/kg(相当于千斤拔生药1.2g/ml.0.3g/ml)灌胃。各组连续灌胃7d,1次/d。末次灌胃后除NC组外,其他各组采用银针钳夹法制备动脉血栓模型。具体方法:将大鼠绑缚在大鼠固定台上,用聚维酮碘消毒并备皮后,利多卡因0.5ml/只注射于左后肢麻醉,切开左后肢表皮,分离股动脉,用蹑子剥离股动脉,将银针刺入股动脉血管,深度为10mm,并用蹑子在刺有银针的血管处从不同角度轻轻钳夹,以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然后拔出银针,按压止血,缝
6、合切口并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并于模型制备后继续灌胃7do第7天灌1h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实验前将MC组和FPH组大鼠经右颈动脉采血0.9ml,实验后取腹主动脉血0.9m1以2%EDTANa2(血与抗凝剂之比为9*1),3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层液,一80°C保存待测。1.2.3检测指标大鼠腹腔主动脉取血1ml注入盛有3.8%枸椽酸钠溶液试管中(血与抗凝剂之比为9:1)轻轻摇匀,采用LBYNJ2血小板聚集仪,以15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为富血小板血浆(PRP),放置于8X8方形杯中置恒温孔中备用;余血继续以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为
7、贫血小板血浆(PPP)o取200PlPPP放入方形杯中用以调零,取200ulPRP加入盛有搅拌子的方形杯中,PPP调零后,取出PPP方形杯,放入PRP方形杯,待显示血小板读数后,加入终浓度为5X10-4mol/LADPllul可获得1、3和5min血小板聚集率(PAG)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G)数值。采用经典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MC组、FPH组实验前后血浆GMP140、tPA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