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43982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5
《学校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校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深入贯彻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学校消防安全教的要求,全面提升中学生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教育能力,引导与鼓励师生学习消防知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与逃生技能,最大限度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消防安全环境为目的。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不仅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作为学校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与麻痹大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坚持做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指数,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要
2、做好以下几点。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一)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小组坚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对包括学校消防安全在内的安全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各个部门和个人将消防安全牢记在心。(二)组织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活动,针对学校师生接受和理解问题的特点,通过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班会、报告会、升旗仪式等阵地经常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识。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安全知
3、识,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聘请消防专业老师对全体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使广大师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并进行实际演练,使全体教职工掌握到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灭火技巧,全面提高了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灭火实际操作能力。二、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针对学校人员密集、场所众多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把消防工作摆在学校安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制定消防安全制度,为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和保障提供依据,使消防工作明岗明责。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具体部署,
4、有关处室抓工作落实;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经费落实。三、加强规范管理,突出预防重点 为有效地预防火灾,防患于未然,要搞好日常防火工作的同时,强调做好以下防火重点工作:1.确定重点防火部位,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负责人。2.经常性地检查疏散通道,检查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灯。 3.加强对实验药品的管理,尤其是对易燃易爆药品加强管理。 4.加强对仓库、电脑房的管理,不定期检查安全情况。 5.加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 6.加强对寄宿生用电安全的检查。每天检查,及时公布,如有违纪,立即收缴有关电器。四、制定消防安全紧急预案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消防安全无小事,为了使火灾隐患能
5、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学生能够处危不乱,科学避险,减少盲目、慌乱和踩踏事故的发生,学校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紧急预案”,并且组织与“消防安全紧急预案”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和演练。五、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消防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消防安全工作能否落实。学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要求克服经费困难,切实搞好消防设施建设,配齐消防器材,培训消防人员。认真落实“三同时”的要求,确保新建项目的消防设备配备到位,对现存不符合消防要求的教学楼、宿舍楼进行改造,以满足安全需要。六、做好检查监督指导工作为使防火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学校组织教职
6、工定期深入到校园进行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要求相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真正做好预防工作。七、加强消防安全培训针对学校师生接受和理解问题的特点,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活动,通过培训学习,教职工懂得基本的消防常识,懂得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懂得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学生懂得基本的防火、报警、逃生常识。八、着眼学校消防安全全局,软件、硬件同步发展教学楼、公寓楼、重点防火部位以及人员密集场所,根据要求安装了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防栓,每个楼层布置了应急疏散平面图。各楼道、走廊安装了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指示标志、消防安全警示标语等宣传
7、口号,保障了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作用,确保了师生在安全应急突发事件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经常性地检查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灯;加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加强对实验药品尤其是对易燃易爆药品的管理;加强对寄宿生用电安全的检查等等。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筹划,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履行双重职责,提高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消防安全教育成效,为提高全民族的消防安全素质奠定基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