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FOK产生机制研究

【精品】FOK产生机制研究

ID:43841025

大小:4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5

【精品】FOK产生机制研究_第1页
【精品】FOK产生机制研究_第2页
【精品】FOK产生机制研究_第3页
【精品】FOK产生机制研究_第4页
【精品】FOK产生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FOK产生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FOI<产生机制研究摘要:FOK判断是元记忆监测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FOK产生机制的研究是元记忆机制研究的核心。FOK产生机制的早期假说包括痕迹接通机制与推论机制两大类。当今研究者将FOK产生机制发展成为目标提取假说、线索熟悉性假说、可接近性假说与竞争性假说。线索与靶子的联结强度影响FOK判断。关键词:FOK;目标提取假说;线索熟悉性假说;可接近性假说;竞争性假说一、引言FOI<(feeling-of-knowing)判断是指对于当前回忆不出但有知晓感的项目,在以后的测验中对成绩的预见性判断,它

2、是元记忆监测中研究最多和最有代表性的形式。FOIC判断的研究,最早始于Hartl965年在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关于知晓感的博士论文。Hart于1967年提出了痕迹接通机制(traceaccessmechanism),开创了FOIC产生机制研究的先河。继Hart之后,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FOK的产生机制,并通过实验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国内对FOK判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研究者对FOK产生机制给予了很大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oFOI<产生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探

3、讨FOK判断的影响因素,而且对探索它们如何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FOK机制的研究概况,可以把握元记忆研究的全貌。如今,FOIC产生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元记忆机制研究的核心。二、FOK产生机制的理论假说及实验验证1.FOK产生机制的早期假说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FOK产生机制的理论假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痕迹接通机制(traceaccessmechanism)与推论机制(inferentialmechanism)两大假说。1)痕迹接通机制(traceaccessmechanism)痕迹接

4、通机制是以Hart(1967)的经典研究为基础提出来的,该机制认为被试在回忆提取失败(未能提取出全部的信息)时,对所要回忆的项目的痕迹有部分的接通,即FOK判断是由于靶子本身残留痕迹的接通引起的。痕迹接通机制虽然得到了很多实验结果的支持,但也有实验证明FOK判断与靶子信息本身无关,而与靶子的相关信息有关,对于这个问题痕迹接通机制无法回答,而推论机制则可以进行解释。2)推论机制(inferenthlmechanism)推论机制是Nelson(1984)在反对痕迹接通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被试进

5、行FOK判断时,监测到的不是未回忆出的靶子信息本身,而是与靶子信息相关的信息,这些相关信息包括最初提出的启动问题、靶子回忆线索的相似性与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情境信息等。2.FOK产生机制的近期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对FOI<判断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对FOI<产生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准确和全面。拥有多种假说的痕迹接通机制与推论机制演变、发展成了目标提取假说与线索熟悉性假说;可接近性假说综合了目标提取和线索熟悉性假说;竞争性假说认为线索集与目标集的大小都影响FOK判断。同时,在对目标提取假说与线

6、索熟悉性假说进行多次验证后,研究者发现了线索与靶子的联接强度对FOK判断的影响,这为FOK产生机制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1)目标提取假说(targetretrievability)在痕迹接通机制中,目前研究较多和最有代表性的是目标提取假说(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它是由靶子符号和语义的部分回忆方面的假说演变、发展而成的。该假说认为FOK判断等级的高低是由所识记靶子的记忆强度决定的,或者说是由记忆储存中可提取的靶子信息量决定的。该假说的实质在于,FOK判断是由靶子信息本身决定的,FOK判断等级的不

7、同可以代表预测的标准测验的成绩不同。随后,Yaniv(1987)、Luper和Patric(1991)的研究结果都为目标提取假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国内也有实验证实了目标提取假说,比如,韩凯、施晓斌、郝学芹(1997)的研究。他们采用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中文词对为实验材料,用词对间有无意义联系控制靶子的可提取性,用有无启动来控制线索熟悉程度。结果表明,FOK判断的等级是随靶项目记忆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1)线萦熬悉性假说(cue-familianty)线索再认说和专门知识说演变发展成的线索熟悉性假说,是

8、推论机制中研究得最多的和最有代表性的假说。它认为FOI<判断是基于线索的熟悉性,而不是基于搜索靶子本身的可提取性。支持线索熟悉性假说的研究中,最典型的是Metcalfe与Schwartz(1993)的实验。该实验运用干扰理论,用词对间的干扰来控制靶项目的记忆强度,用线索词的重复出现来控制线索的熟悉性,最终实验结果支持了线索熟悉性假说。韩凯等人(1997)参照Metcalfe的实验程序进行了相关实验,分别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被试,把实验材料分为前后两部分让被试识记,在前后两部分词对之间安排三种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