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原则考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原则考点汇总

ID:43839936

大小:63.4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5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原则考点汇总_第1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原则考点汇总_第2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原则考点汇总_第3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原则考点汇总_第4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原则考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原则考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教学-德育考点归纳】I选择题1・衡量一个人的道德甜质,主要是考察他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人。”这体现了()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B.平行教育原则C.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原则I简答题简述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内涵1.D木题考查的是《德育》“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牛知、情、意、行的过程。道徳行为是一个人品徳的重要外部表现。一个人的品徳,只有通过道徳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2.

2、A木题考查的是《德育》“德育原则”。“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人”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主要思想,这句话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德育原则。3.参考答案1.基本涵义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2.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牛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教

3、师资格证笔试】【教育教学-德育考点归纳】【考点提要】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徳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徳认识、道徳情感、道徳意志和道徳行为。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徳认识是个体品徳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來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徳

4、行为的直接动因。道徳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徳情感、想彖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1.道德行为【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教学-德育考点归纳】【考点提要】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

5、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3.内化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品德即形成了。【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教学-德育考点归纳】【考点提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有效的说服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二)树立良好的榜样(三)利用群体约

6、定(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五)价值辨析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徳行动。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

7、的价值选择來行事。【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教学-德育考点归纳】【考点提要】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皮亚杰认为儿童在5岁以前还是“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2.权威阶段这一阶段(5〜8岁)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3.可逆性阶段这一阶段(8~10岁)

8、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