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ID:43838460

大小:184.9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5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_第1页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_第2页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_第3页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_第4页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研究的对象、性质和价值一、教育研究的对象1.教育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敎钢动教育活动:培养人和影响人的活动。P72.教育活动的三种存在:(1)教育观念的存在(idea起厶盒決疋一纫一理论研究一教育理论家;(2)教育实践和行为的存在一实践研究一教育实践家;(3)対教育研究本身的反思的存在-元教育研究一教育批判家3.教育活动的特性(1)人为性:与人有关、有需要和愿望,有价值取向;(价值与人的主观意愿有关,如“花儿美”;事实与现象有关,如“花儿红”、(2)交互性:互动、互促与互适(3)生成性:不确定性(确定带有创造性;确定也就稳定,缺乏活力)(4)

2、转化性:潜在一现实,无知一智者4.传统的教育研究观(作者试图批判的)(1)关于“教育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如早期教育是一种现彖,但是不是教育研究的对彖呢?P9“现彖”P10“规律”是不变的、必然的联系)⑵关于“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P10(如学费问题、应试教育问题,这些是经济、社会、文化、教冇等问题:有的问题与教育有联系,如道德信仰、艾滋病等问题,是不是教育问题呢?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教育问题?)二、教育研究的性质(一)回避的两个极端(either—or非彼即此)1.只是满足于经验研究(总结)2.过分追求理论成果(二)多视角分析1.科学层

3、面(四个特点)(科学是判断、推理、严密、精明、逻辑等理性的)(题外:论文选题是研究性的问题,如“提高初中生主体性的策略”等;观点新、内容新、方法新、视角新;解决三个问题what.why.how;是口己在说话还是在说别人的话)问题性、原创性、可持续性、规范性2.“教育研究”层面(三个特点)复杂性、综合性(基础、应用)、参与性3.“中小学教育科研”层而(三个特点)实践应用性、反思重建性、话语具体针对性(三)教育研究的总体性质P15教冇研究是一种事理研究,有效性、合理性……三、教育研究的价值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先,理论后,理论指导实践;西

4、方的研究:理论先,实践后,理论拉动实践。(到底哪个先哪个后?没有也不应有定论)1.成事:促进教育的发展2.成人:⑴丰富人的精神文化鈴惣奶反映的是心灵、心理、内心深处的东西,是感觉、娥受、情感,所以兴趣和爱好、良好的健身等:人是精神动物;)"戈•学科:艺术、戈学、哲学,这三科最能反映国民素养)(2)形成组织的凝聚(冇一个温馨、友善的团队)(3)提升人的牛命质量(人:牛存、牛活〈物质和梢神>、牛:命。牛:命质彊的提高在于体验多〈体验:是心灵的震动;经验是感知收获〉)第二章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为什么总要讲历史?“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过去和未來是以一

5、种更复朵的方式影响到现在”)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1900年以前的教育研究1.萌芽期:(1)古希腊:对宏观教育问题的思考(很多理论的摇篮:哲学思想、艺术、辨论、军事、体育、教育等)⑵中世纪(14-16C):文艺复兴、启萌运动。心理学研究。2.教育研究的转向时期(17C初-19C初):转向学校中的具体问题卢梭(法):《爱弥尔》(在哪里受教育好?“出白上帝之手都是好的,但是经过人之手就变坏了”,在大自然屮,自然教冇。按照成人的标准还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好胜、好玩)夸美纽斯(捷克):《人教学记》(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徳):《普通教育学》(徳性、

6、忠诚)3.学科体系开始形成时期(二)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研究社会背景:战争、完成工业化、科技崇拜(控制人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两大派系:进步主义工(杜威),实证主义1.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兴盛期:教育测量、评价、问卷调查、教育实验1.从进步教育到社会学研究:皮亚杰(瑞士):平衡化理论(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稳处就是死亡;对话、交流、合作、讨论)维果茨基(苏):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原有的水平和潜在的之间的区域)2.教育开始分化,多学科出现:(三)20世纪下半叶的教育研究背景:经济复苏,科技发达;但后现代社会,人的思维变化:

7、对科技的怀疑,负面,对人的伤害(如手机辐射、汽车祸害、癌症增多):去中心,去权威,衣政治上表现反独裁;强调直觉,非理性(如与人交往、预兆)。对教育研究出现批判。1.对实证主义研究的反思开始(20世纪60-70年代)实证主义强调客观,客观是对物对事的研究,对人的研究有很强的主观性,而把研究人当成研究物看待,比如对爱和恨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量化。2.人类学、解释学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解、说明,主观性很强,非主流。3.教育研究出现新的趋势P29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相关学科拓宽知识与控制,意识形态与课程教育不平等折射出社会不平等意识形态:由

8、统治者制定并为维护统治者服务的价值和观念体系,一种虚假意识。塑造主体,告诉信息,弱化人的主体性。学校的分层筛选功能,尽量减少其对学生的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