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26239
大小:657.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15
《金融学 黄达 编著 著 0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第四篇宏观均衡1第十五章目录第一节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第三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联系的理论模型第四节国债与货币供给2第十五章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第一节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3第十五章第一节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学习、探索宏观金融理论,对于有关国家财政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掌握的深度,应该不逊于专门学习、探索国家财政理论所必须掌握的深度;就如同学习、探索国家财政理论,对于有关金融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掌握的深度,应该不逊于专门学习、探索金融理论所必须掌握的深度一
2、样。4第十五章第一节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赤字1.赤字的两种口径;2.IMF的口径——国际交往中通用的口径;3.中国赤字口径的演变;4.账面赤字与隐蔽赤字……5第十五章第一节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其他问题……1.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对比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的特点;2.“预算外”、“制度外”及其他;3.预算的收支与GDP的比——中外比较和中国自身的演变(从下面的表可以看出什么问题?)…………6第十五章第一节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其他问题……7第十五章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8第十五章
3、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在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中财政曾长期占主导地位1.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铸币的铸造和纸币的发行,除少数阶段,都由国家垄断。2.在西方,上古、中古时期,纸币罕见,铸币流通则较中国发达。铸币与财政的联系,中外一理。3.中国朝廷垄断铸币铸造的“宏观调控”目的,《管子》一书“御轻重”之说,是理论概括,不应忽视。9第十五章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与国家财政联系的特点1.就资本主义的财政理论来说,早期的平衡预算观点也包含着不使财政动摇币制稳定的意向。从实践中看,现代货币供给
4、制度的具体操作的确同财政脱了钩。2.但是,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状况依然有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而且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说明财政与货币供给脱钩,也不见得是建立现代货币制度的必要条件。10第十五章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财政与信贷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1.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财政与信贷是货币供应总量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我国,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联系还牵涉到国有经济的背景。2.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日常最“平凡”的联系说,各级财政均在银行开户,银行代收税、费和罚款,代为汇划各种上解下拨款项;财政碰到先支后收的
5、矛盾,银行则为其垫款,等等。这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避免不了的联系。11第十五章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财政与信贷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3.除去这种日常的联系,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还有⑴财政收支差额的解决,不能不借助于信贷的货币形成机制。⑵金融体系也事实上不断得到国家财政的强大财力支持。4.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财政与信贷的联系形式,逐步借鉴市场经济国家久已采用的模式。但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5.财政与信贷的紧密联系是现代经济中的必然。无论从哪种类型的经济体制来看,概莫能外。12第十五章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第三节财政收支与货
6、币供给联系的理论模型13第十五章第三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联系的理论模型最简单的理论模型:财政赤字决定现金发行量1.当流通只有现钞这一种形态的货币时,这是必然的。2.当现代经济生活中已经发展有存款货币时,这种必然性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14第十五章第三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联系的理论模型最简单的理论模型:财政赤字决定现金发行量3.如果用“货币供给”替换“现金”,那么赤字的大小对整个经济中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减变化是否存在着一对一的决定关系?假如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其他可以引起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这样的判断自然可以成立。15第十五章第三节财政收支
7、与货币供给联系的理论模型加进银行信用因素的模型1.但问题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决定货币供给增减的原因并不限于财政收支这一个因素;信贷的扩张与紧缩更直接左右着货币供给的数量变化。2.信贷的扩张与紧缩,首先是导源于经济生活对贷款的需求;此外,也导源于由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减变化。3.所以,企图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现代复杂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供给,是不成立的。16第十五章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第四节国债与货币供给17第十五章第四节国债与货币供给国债——平衡财政收支离不开的项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财政统计项目中的一个恒等式:
8、发债净额赤字18第十五章第四节国债与货币供给对国债观念的演变1.建国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是运用国债工具的。2.“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政策是1958年以后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3.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开始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