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09118
大小:10.0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0-14
《第四章1 种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能准确区分种群、群落,并说出其与物种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里所有居民一个池塘里所有鲫鱼一个班级里所有学生一个池塘里所有生物种群种群群落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ACB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年龄组成的意义:右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下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变式训练】如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
2、正确的是()A.推测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B.其年龄组成较接近稳定型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例较高例题分析:(2010-广州-1模)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在中的个体数量。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
3、草的数量D、某湖泊每立方米水体中鲫鱼的数量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1)调查对象:(2)样方选取:(3)样方个数:(4)样方面积:(5)计数原则:适合使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的生物植物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密度跳蝻密度蚯蚓、蜗牛等活动能力差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1)调查对象:(2)样方选取:(3)样方个数:(4)样方面积:(5)计数原则:例题1:在对某地的麻雀种群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将这些麻雀做好标志并放掉,数日后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记的为5只。则该地的麻雀
4、大约有:A、200只B、300只C、400只D、500只【变式训练】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荠菜种群密度时在分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菌体例题2: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约为:A.1
5、5000B.70000C.16250D.17500【变式训练】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随机选取若干样方,取平均值作为估计值【例证2】(2010·海南高考)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植物的个体数C.随机设置1m2样
6、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例题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例题4: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
7、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构建数学模型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检验或修正数学表达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数量增加的影响Nn=2n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λ-1代表增长率理想条件——无环境阻力自然条件——有环境阻力(一)、种群数量的增长“J”型曲线增长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增长速率逐渐加大,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同一种群的K值固定不变吗?食物、空间、天敌等会影响K值的大小“S”型曲线增长特点有最大值K;
8、增长速率不断变化——开始时为0→K/2时最大→K时0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目的增长量(有单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