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08953
大小:166.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14
《第十章 编辑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编辑心里第一节编辑的职业特征一、编辑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二、编辑活动是围绕他人的劳动成果展开的三、编辑活动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中间环节,是联系精神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四、编辑活动离不开符号系统,要熟练运用这些符号系统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训练五、编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社会传播活动第二节文字审读心理一、审读的基本特征二、期望心理三、自惑心理四、定势心理五、从众心理六、社会效标效应七、有关审读的其他心理一、审读的基本特征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人的活动大都期望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在长期的
2、认知活动中,通过学习、借鉴,不断充实着对客观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理性知识体系,并逐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人类所独有的能动思维。这种能动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步骤去综合完成的,是以感应、分析、逻辑性、推理、言语、想象、创造为基本特征的。这七种特性无论从生理学的角度去考察,还是从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上去验证,都证明了它们的存在。在心理学领域,它们还被认为是影响心理活动的机体所产生的物质基础。编辑同任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样,其心理活动与心理结构就是建筑在这七种特征之上。需要说
3、明的是,这七种特性是密切关联,互动互生和不可分割的。在审读过程中,感应产生认知,生成了感觉与知觉,对稿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比如,能发现问题,判断优劣,觉察偏差或失误。审读是编辑通过稿件与作者心理沟通的过程,通过审鉴稿件的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稳定性及可读性来达到正确评价的目的。并对可以采用但尚有缺陷的稿件提出改进意见,使其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出版要求,同时,也要从中(特别是退稿)发现新人。在审读过程中,编辑通过稿件可以体验到作者艰辛的创作历程,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显现的各种能力。考察研究审读心理,主要涉及三方面:编辑(审
4、读者)心理,作者(被审读作品者)心理,读者心理以及对某一审读过程有影响、有关联的人员的心理。自然,重要的是研究编辑在审读时的心理,但这三者之间往往呈现互动和相互影响的状态。因此,我们应对编辑审读心理状态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二、期望心理就稿件而言,编辑与作者的心理需求是一致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编辑为此付出的辛劳往往不比作者少,这种需求自然产生“期望心理”。所谓期望心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编辑的第一欲求心理,是期待著述者和编辑的共同成功、圆满。审读者对稿件的感知,首先注意到选题设计的实现,继而审读聚焦在目标的指向和集中上。
5、审读注意在初审过程中,通过感知觉,分散到内容挖掘、结构安排和行文合理等方面,以审读注意作先导,引发审读情绪。审读注意有着独有的心理机制:审读者在选题的“蓝图”背景下,总是去主动配合并本能地对比自己的期望值。以求实、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去寻找著述者的创新之处,这一心理反应机制是建立在各种知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与原来心理准备差距过大,就会引起审读情绪波动,失落、悲观的反应相继出现;如果超出原期望值,又可能会喜而忘忧——减少对稿件客观评价中的理性。审读心理的成熟度、主客观条件、情况的变化必然影响着审读注意和审读情绪。它随
6、审读者个人的自控心理状态表现出不同心理反应。在期望心理的左右下,最需要保持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这就必须培养起一定的审读意志。审读是编辑最经常、最重要的案头工作。无论是在纸面上还是在计算机上,终年几十万甚至逾百万字的审读工作量总是要完成的。在紧迫中面对堆积如山的稿件,巨大的压力与心理负荷随之产生。审读的过目方式不同于通常的阅读,阅读时的目力是跳跃式的,孰快孰慢关系不大,影响也相对有限,速度要比审读中的“读”快上许多倍。读者的阅读心理状态一般是轻松的,是为了解、学习、愉悦、享受,至多是琢磨、揣度。审读者则不同,他必须从
7、头至尾对稿件进行逐次“扫描”,一字一句,乃至一笔一划,都要细细分辨,同时还要联系到总体及稿件各个部分,往往一心要“多用”,因为把关人和传播者的职责要在此体现。易倦、烦躁、麻木、淡漠等消极心理情绪最易伴随审读而生,这就需要有顽强的审读意志。因此,要预先调适好心理的期望值,预先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以客观冷静的心态把握稿件本质与内涵,坚持从整体出发看待稿件的求实、求新、求异之处,这是在审读过程中坚定审读意志、平衡审读情绪、强化审读注意的有效做法。主动调整期望心理,有着普遍的社会意义,好的愿望未必在过高的心理期待中出现预期的结果。
8、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就是以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超速发展经济的愿望为发端的,决策者的期望心理显而易见,作为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因为这种心理认知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空前的大倒退,欲速则不达,反倒走向反面。对审读而言,建立相应的心理准备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