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脂类代谢

第八章脂类代谢

ID:43808567

大小:902.50 KB

页数:95页

时间:2019-10-14

第八章脂类代谢_第1页
第八章脂类代谢_第2页
第八章脂类代谢_第3页
第八章脂类代谢_第4页
第八章脂类代谢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八章脂类代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封面第八章脂类和脂类代谢第一节生物体内的脂类第二节脂肪的分解代谢第三节脂肪的生物合成第四节类脂的代谢第一节生物体内的脂类一、脂类的定义:脂类(lipid)亦译为脂质或类脂,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其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如最为常见的甘油三酯(或称三酰甘油)等。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不饱和的较多时,室温下是液态,被称为油(多为植物,可可除外);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时,室温下为固态,称为脂(多为动物性,鱼油除外)。合称为油脂。脂肪酸多为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脂类

2、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些尚含NSP。分类:单纯脂复合脂三酰甘油酯(甘油三酯)磷脂鞘脂、糖脂蜡硫脂、脂蛋白固醇类(杂环大分子一元醇)萜类(多异戊二烯聚合醇)前列腺素(1五元环+20碳脂肪酸)衍生脂类按化学组成分类二、脂类的分类单纯脂类由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脂酰甘油酯(最丰富的为甘油三酯、三酰甘油)蜡(16-16C以上的长链脂肪酸和16-30C的一元醇或固醇)单纯脂类的衍生物:除了含有脂肪酸和醇外,还含有非脂分子的成分,包括:复合脂类磷脂(磷酸和含氮碱)糖脂(糖)硫脂(硫酸)衍生脂类:由单纯脂类或复合脂类衍生而来或与它们关系密切。萜类:

3、维生素A、D、E、K、类胡萝卜素、天然色素、香精油、天然橡胶等固醇类:固醇(甾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皂化脂类:一类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脂肪酸盐)的称为可皂化脂类。不可皂化脂类:不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脂肪酸盐)的称为不可皂化脂类。主要有不含脂肪酸的萜类和固醇类按能否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可分为:O=—O=—CH2—O—C—R1R2—C—O—C—HCH2—O—C—R3O=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R2多是不饱和的。(分简单型和混和型)提供同量糖两倍的能量,非极性不亲水使其少付重量,具有储能和隔热防寒的功能。重要脂

4、类: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甘油磷脂CHR2CCHPCH2P-XCR1X=–H磷脂酸(PA)X=–CH2–CH2–N+(CH3)3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X=–CH2–CH–NH2磷脂酰丝氨酸(脑磷脂)(PS)COOHX=-CH2-CH2-NH3+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X=甘油磷脂酰甘油(PG)X=肌酸磷脂酰肌酸(PI)–ooooooCH2OO萜和固醇萜的碳骨架是由两个或多个异戊二烯单位按头尾或尾尾结合而成。按含有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倍数称为单萜(植物精油-玫瑰油等)、双萜(叶绿素成分-叶绿醇等)、三萜(羊毛固醇等)、多萜(类胡萝卜素)

5、等固醇是类固醇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分动物固醇(如胆固醇)和植物固醇(如B-谷固醇)等。胆固醇易被人吸收,而植物固醇少有吸收,且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可研发药物。贮存脂类——重要的贮能供能物质,每克脂肪(高度还原的物质)氧化时可释放出38.9kJ的能量,每克糖和蛋白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仅分别为17.2kJ和23.4kJ。浮游生物中蜡是代谢燃料的储存形式,蜡还有保护功能。结构脂类——磷脂、糖脂、硫脂、固醇类等有机物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生物膜系统)活性脂类——固醇类、萜类是一些激素(雌雄激素、孕激素等)和维生素ADEK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脂类(糖

6、脂)与信息识别、种特异性、组织免疫有密切的关系;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PIP2)。三、脂类的生物学功能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指动物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需从食物摄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脂类的不利因素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和酮尿症(遗传性婴儿苯酮尿症)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1.代谢产生的脂类经血液传输,亲水差的(如胆固醇等)易沉淀造成动脉硬化、中风等心脑血管病;2.代谢机能异常造成血脂高、脂肪肝、肝硬化、肝癌、酮尿症等。血脂:血液中所含脂质称血脂,主要包括甘油三酯、二酯、单酯,磷酯,胆固醇以及游

7、离脂肪酸等。常以脂蛋白形式存在。第二节脂肪的分解代谢一脂肪的水解(三酰甘油水解)脂肪脂肪酶甘油+脂肪酸CH2-O-C-R1R2-C-O-CHCH2OH--CH2-O-C-R1R2-C-O-CHCH2-O-C-R3O=O=O=H2OR3COOH三酰甘油脂肪酶O=O=---CH2OHHCOHCH2OHCH2OHR2-C-O-CHCH2OHO=--H2OR1COOH二酰甘油脂肪酶H2OR2COOH单酰甘油脂肪酶--第一步为限速步骤,磷酸化的脂肪酶有活性,动物的脂肪酶存在于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的脂肪酶存在脂体、油体及乙醛酸循环体中。二、甘油的氧化分

8、解与转化CH2OHHCOHCH2OH--ATPADP+Pi甘油激酶CH2OHHCOHCH2O-P--磷酸酯酶NAD+NADH+H+磷酸甘油脱氢酶CH2OHC=OCH2O-P--异构酶磷酸丙糖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