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

第二章 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

ID:43806873

大小:31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14

第二章 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_第1页
第二章 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_第2页
第二章 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_第3页
第二章 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_第4页
第二章 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倪佳华03社会学B03114116第二章早期儒家的社会思想第一节孔子《论语》的社会思想史第二节孟子“仁政”的社会思想史第三节荀子“王霸兼用”的社会思想史第一节孔子《论语》的社会思想史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儒家的创始人。《论语》是其弟子们根据他的言行编写的,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的社会思想是以礼为标志的一套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等思想。一、以礼治国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礼”是礼制,是夏商周都遵循的一种社会体制,也表现在日常行为的礼仪中。

2、“仁”是“礼”中的核心。“亲亲有术,尊贤有别。”孔子的爱人是有差别的,具体的差别是由礼制来体现的。二、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和目标1、个性形成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社会化的主要内容《论语.桑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实际上就是学习文化知识、道德规范和审美修养三部分,大致体现了真、善、美的要求。三、家庭伦理规范1、孝敬父母2、孝悌为本家庭关系规范是孝悌,扩展到社会关系就是忠恕。四、人际交往的规范1、忠、恕、信、义2、择友有道

3、3、严以律己五、在社会经济上的均平乐贫思想从本质上看是小农生产方式的反映,后来成为中国人民族心理的一个基本点。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有其正反两重功能。六、人性论和人格论孔子一方面肯定“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把人性分为君子和小人。而另一方面又承认这种差别是后天修习的结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第二节孟子“仁政”的社会思想史孟子(公元前372年——289年)孟子被儒家尊为“亚圣”,他进一步发挥了孔子崇古复礼的思想,特别是形成了王道仁政的社会思想。一、仁政的理论基础:性善论1、人生而有善心2、四心生四端3、善恶在于“存”、“放”4、人从

4、恶非本性5、君子之道二、仁政的历史依据:循环论和复古论的社会变迁思想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治、乱的循环:“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三、仁政的社会控制思想1、保民为本2、德治教化四、仁政的理想社会“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而自赋。卿以下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这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生活负担很轻,社会风气良好的理想境界。第三节荀子“王霸兼用”的社会思想史荀子(公元前313年——238年)荀子虽仍以儒学出发,但同时也吸取了法家、兵

5、家等诸子的一些思想,可以说是对春秋战国社会思想的总结。一、性恶论1、性、情、欲的区分荀子主张:“天人之分”,作为天生的人,自然属性是恶,而后天社会化中形成的社会属性则可善可恶。“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性恶》)“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2、性恶是普遍的3、化性起伪伪同“为”,指用礼义约束自己,节制本能的欲望。由“伪”才能控制社会冲突,防止社会混乱。4、积和渐“渐”指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另一个方面,个人又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每个人主观上都要努力学习修养,这是“积”。5、“辨”和“

6、分”的社会性经过“伪”之后人才有社会性。“辨”就是对人们不同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区别。“分”就是社会分工和社会的制度、组织。二、社会组织和起源1、明分使群“群”不是自然群,而是按照一定的分工和制度形成的社会群体。2、圣人制礼义而分之要形成“群”必须要“分”:“人何以能群?”曰:“分。”“群而无分则争。”3、国家的产生国家机器是为了适应“群”的需要,同样是由圣人创造的。三、王霸兼用的社会思想1、关于天人之争荀子反对天人合一,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

7、能参。”(《天论》)2、关于古今之辩荀子提出:“应当时之变”,“审后王之道”。3、王霸统一论天人、古今、礼法之争在现实社会政治中的体现是王霸之争。儒家推崇王道而视霸道为不仁不义的残暴之政。荀子对此有新的解释:“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具体地说,王道就是“修仁义,伉隆高,正法则,选贤良,养百姓。”霸道则还需要“辟田野,实仓禀”“渐赏庆,严刑罚”。他把社会发展状态分为:王、霸、安尚、危殆、灭亡。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儒家的社会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一个提出和形成的过程。只不过后世的儒者重孔孟而抑荀子。儒家社会思想从总体上(除荀

8、子)有如下特点:1、倾向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化,信奉天命。2、复古、法先王的社会变迁。3、崇尚王道、仁政、德治、教化的社会软控制方式。4、注重社会尊卑亲疏的等级秩序。5、强调社会化中礼的规范作用和个人修养。6、积极入世的态度。孰是孰非,千秋功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恐怕还要永远地争论下去。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