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重考)卷(开卷)

《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重考)卷(开卷)

ID:43801444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4

《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重考)卷(开卷)_第1页
《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重考)卷(开卷)_第2页
《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重考)卷(开卷)_第3页
《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重考)卷(开卷)_第4页
《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重考)卷(开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重考)卷(开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学与美育>期考考试(重考)卷(开卷)一单选1D2A3B4?5B二多选1ACDE2BCD3ABCD4ABDE5BDE三简答题1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席勒认为,正因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所以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席勒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造就完整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席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美育”概念并加以全面深刻阐释的理论家,并写出第一部美育论著《美育书简》。他第一个以美育

2、理论为武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分裂人性弊端的理论。他也是第一个将美育与艺术的建设同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相联系,从而为后世人文主义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正确的路向。2答:美感的特征,是指美感区别于其他情感和感受的特别显著的象征或标志。美感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形象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愉悦性与功利性的统一。3答:建筑艺术美育指以建筑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四论述题1答:结合教师的实例,

3、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因素,研究学校的美育,应该把教师放在首要地位。教室审美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在审美素养和审美技能素养。内在审美素养主要包括一个教师的丰富的美学和美育的理论知识、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健康人格的魅力三个层次。审美技能素养主要包括教师形象美的设计技能和教学美的技能展现。教师的形象美主要包括仪表美、教态美和健康的生活审美化三个方面。所谓教学美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讲授表现出来的审美因素。教师必须具备展现教学美的基本审美素养,这就是课程审美化技能、语言审美化技能、艺

4、术审美化表现技能与批评技能三个方面。教师的审美素养对教学美的创造起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美的创造,每个教师都应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1、具备审美素质的教师能够进行审美教育。2、教师的审美修养直接影响教学美的创造。3、教师会以审美的高度对待学生。4、教师的审美修养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2答:秦汉时期的长信宫灯(配图)造型别致,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宫女跪尘持灯,宫灯的烟气通过右臂进入持灯人头部、体内,烟灰贮留后再排出,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灯座可转动,灯罩可启合,可调节烛光的亮度与方向是

5、古代工艺和科技结合的典范。浑天仪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冶铸技巧、机械构造等多方面的科技与工艺高度发展的结晶。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发展的总趋势来看,秦汉时期是一个走向衰落的时期,中国青铜艺术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与战国时代相比,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数量还是品类上都减少了,造成这种现象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它工艺门类的发展,如釉陶和漆器等工艺的发展,它们以其制作简便,质轻且表面光洁等特点优势,逐渐代替了部分青铜器,冶铁业的发展使铁工具逐渐代替了铜工具。唐三彩是烧制的一种低温铅彩釉陶器,当时的科学烧制技术促

6、进出工艺水平的提高,宋朝的赵州轿(配图)拱形的石桥符合了建筑力学的要求,也满足了人们视觉美感的需要。五材料题答:评琴有理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

7、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从琴上来?抑或从琴外来?从指外来? 

8、 似乎说不明白,其实却很清楚。世间万物,本乎阴阳。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长,孤阳不生。琴若为阳,指则是阴;琴若为阴,指必是阳。阳动阴随,阴随阳走。故指触琴弦则声发,指离琴弦则声匿,盖自然之理也。那只茶壶盛满了茶,就那么放着,凭茶冷却,那壶茶就会慢慢地死去。如若在茶壶旁边放一只或几只茶杯,将壶里之茶倒在杯里,去饮去品,那么,壶里的茶就鲜活了。  梦与醒,孰真孰幻?若说梦是幻,然则醒时即为真耶?如若醒时不真,那么梦有何幻?列子也常处在这样的朦胧里,说:“我乘风耶?风乘我耶?”庄周也说:“周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