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

ID:43800224

大小:8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社会科学2009.3JIANGXISOCIALSCIENCES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趋势及其分流效应的实证分析■易晓文陈健芬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总量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结构上活期化趋势非常明显。证券投资对居民储蓄有一定的分流作用,而房地产投资不仅没有分流,反而增加了定期储蓄。为了解决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分流效应不明显的困境,我国应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上市公司业绩;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创业;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积极推进医疗、教育、保险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政策。[关键词]居民储蓄;储蓄分流;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中图分类号]F83

2、2[文献标识码]A

3、文章编号J1004-518X(2009)03-0092-05易晓文(1967-),男,温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数量经济;陈健芬(1974-),女,温州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情资料。(浙江温州325035)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储蓄总最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我国居民储壽存款余额从1992年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以来,增长更为迅猛,至2007年12丿】底已突破17万亿元大关;从2003至2007年的5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5.2%,与GDP的增速(15.4%)基本持平,高于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

4、入的増速12.3%o众所周知,居民储番额的髙低对经济增长、投资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髙速增长的居民储蓄虽然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但也会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对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剌激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以达到扩大内需、分流储蒂、剌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但居民储蓄依然持续增加。因此,分析我国居民储蓄总量与结构变动的趋势,建立反映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居民储蓄分流效应模型,提出高储蓄分流的对策建议,在由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裒退的新形势下,具冇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

5、国内外学者对居民储蒂分流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一)国外研究現状自FeldsteinandHorioka(1980)首次运用21个国家的截面数据检验储語、投资之间的相关性以来,大星学者采用各国的截面或时间序列经济数据,对储蓄分流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研究结果大多支持储蓄、投资之间的正相关性

6、l,0Muiphy(1984)利用各国截面数据实证支持了储蓄——投资的高度正相关性叫Obsteld(1995)与Tesar(199l)则采用单一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一系列检验分析⑶⑷。Cadoret(2001)利用1970-1998年

7、间OECD19个国家的平行数据计算出样本区间OECD国家的储蓄一投资转化率。有关储蒂分流效应的研究文献,大多遵循了FeldsleinandHorioka的模型方法,然而FeldsteinandHorioka的研究工作只是基于总体分析,即单纯考察了储蓄、投资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而忽略了储蓄结构的变化效应研究⑸。(二)国内研究现状储蓄分流效应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武剑(1999)从我国资金的供求关系角度分析了投资压抑的形成原因,认为政府对投资规模的过度乐缩、银行的大量坏账、信贷偏向等是主要原因⑹。肖红叶、周国富(2000)则从储蓄缺口大小、投资内部构成、储蕎资源在区域内配置等角度,分析

8、了我国储蓄分流效应的有效性,指岀我国储蓄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⑴。有学者研究了证券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分流效应,如何徳旭等(2002)认为我国股漿市场发展的规模和流动性与居民储蓄具有相关性,股市的流动性对储蘇有着明显的分流作用⑹;熊鹏(2005)认为政府应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开发,满足广大投资者需求的低风险、固定收益类证券品种,并以此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使我国巨额的居民储蓄得到合理、有效的分流⑼。还有学者研究了投资以外的行为对储蒂的分流效应。如胡学锋(2005)U为,储蓄存款在总量上巨大、在居民收入结构上失衡;因此,开发提供髙档消费应当对储襦存款有显著的分流作用阿。张勇(2006)认为,提髙投

9、资效率、完善社保体制以稳定消费预期,以及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就业和调整收入分配来提髙居民消费倾向等,都会抑制储蓄增长[叫虽然不少学者把研究居民储蒂分流的方向对准了证券投资,但是,除此之外的分流效应,如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房地产投资热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分流效应,就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此外,居民将储蒂存款用于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否会导致储蓄内部结构的变化?针对这些,本文希望通过建立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对居民储蓄分流效应的计最经济模型来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