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朝内阁制度地产生和影响

论明朝内阁制度地产生和影响

ID:43796807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4

论明朝内阁制度地产生和影响_第1页
论明朝内阁制度地产生和影响_第2页
论明朝内阁制度地产生和影响_第3页
论明朝内阁制度地产生和影响_第4页
论明朝内阁制度地产生和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明朝内阁制度地产生和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考查学生姓名刘艳学院社会学院专业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班级113学号111632362013年12月25日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论明朝内阁制度的产生和影响摘要中国封建时代自秦至明初,一直实行宰相制度。但随着明太祖朱元璋借右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丞相制度也正式走下历史舞台。但帝王一日万机,集众务于一身,难以处理所有朝政,于是内阁便作为皇帝处理政事的辅佐机构随后建立起来,并对国家政权运行机制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对内阁制度的产生历程和发展进行研究。【关键词】内阁制度;产生;发展;影响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目录引言一、明朝内阁制度产生的背

2、景及形成………………………………………………………3(一)、丞相制度的废除……………………………………………………………………3(二)、内阁制度的形成……………………………………………………………………3二、内阁制度的发展…………………………………………………………………………4三、内阁制度对明朝的影响…………………………………………………………………5(一)、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5(二)、导致政风逐渐腐化…………………………………………………………………5参考文献………………………………………………………………………………………7文档

3、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引言朱元璋是一个崇尚强权、铁腕统治的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废除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然而,其后世子孙却确立了相当于宰相职权的内阁制。希望通过本论文的阐述,能够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明朝内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更好的认识到历史的意义所在。一、明朝内阁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形成(一)、丞相制度的废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在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元朝,中央以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而当时的左丞相胡惟庸“总中书政,专生杀黜陟,以恣威福,内个诸司封事入奏,惟庸先取视之,有病己者,辄匿不闻,由是奔竞之徒趋其门下。”这对于极力集中皇权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所以,“十三年正

4、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由此,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丞相制度,废除了。(二)、内阁制度的形成然而,废除宰相后,一个问题也随之应运而生:各种事物,无论巨细,都要皇帝躬亲为之。吴晗先生曾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生动地就表现了这一点,当时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曾经上了一篇奏折给朱元璋,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结果读到一半就用

5、了将近三个钟头时间,都是什么三皇五帝,仁义道德之类,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不要再读下去,数了下字数,已经有一万多字了。朱元璋气极,命令马上传茹太素进见,让侍卫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可见,废除宰相之后,凭皇帝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处理如此多的事物的。于是洪武十五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这就是内阁的雏形。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命解缙等七名翰林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

6、务,为了避宰相之名,称之为“内阁”,即皇宫内的君主私人办公室。不过,此时的大学士没有实权及切实职务,只是遵照皇帝的旨意办事。《明会要》记载:明成祖即位,特简解缙、黄淮直入文渊,谓之内阁。《明史》曰: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之名,又名内阁。从这里可以看出,内阁只是避宰相之名而已,却“行宰相之实”。二、内阁制度的发展内阁职权的改变源自于明仁宗和明宣宗的前后改进。明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

7、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明仁宗依靠着内阁诸位大臣的支持,如履薄冰走上帝位,因此对内阁大臣倚重有加,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正统、正德年间,是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内阁人员的地位差异越来越明显,内阁的威望与权力超过六部,但是内阁的实际作用却一度下降。正统二年正月,“太后御便殿,召英国公张辅。内阁杨士奇、杨荣、杨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