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94101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对药品安全之药企责任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药品安全之药企责任反思【摘要】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了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患者腹中。这起事件将大众的目光由“谈食色变”推到了“谈药色变”的风头浪尖。药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药企道德这一角度来探讨药品安全的实然状况与药企应然责任的关系,从而明确药企应具的道德责任。【关键词】药品安全;利益;诚信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14-0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
2、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药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作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类商品,因其消费对象的特殊性而使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质。药品是用以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类特殊商品,因此,药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其使用者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关于药品安全的事故频频发生,以至于使人“谈药色变”O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节目,曝光了一些企业因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这种胶囊重金属辂超标,但仍流入药品
3、企业,最终进入患者腹中。自2006年以来的'‘鱼腥草”、"欣弗”、“刺五加”、“茵梔黄”、“清开灵”、“糖脂宁”、“双黄连”等重大医药事件不断发生,不断地触动着公众脆弱的神经。为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安全,在2001年修改《药品管理法》后我国已经逐步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法制,不断完善药品供应体系,稳步提高药品质量安全,但由于药品监管的复杂性,而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法制、体制、监督体系不完善,药品安全事件因而缕缕发生。通过完善立法与监管体系使得药品安全得到保障是有着相对局限性的,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或监管体系能够事
4、无巨细的解决所有正在或将要发生的问题。—、市场经济下药企的契约意识、诚信理念的缺失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对市场主体的伦理要求就是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竞争活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患者是药品的最终消费者,也是药品消费链的最终环节,在药品与患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契约。受传统“熟人”社会文化的影响,契约意识自古以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极轻的,因为以家族血亲伦理为核心的农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靠“亲亲”之情与“等差之爱”的维系,契约与诚信观念缺
5、乏了其能够得以滋生的土壤,以致使这种文化缺失延续至今。当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契约与诚信,因而传统家庭伦理的局限性日益彰显,这一趋势使得现实需要与传统亲情伦理出现错位,结果就表现为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已不能解决当代的经济问题。最终导致一些无良企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虚假宣传等道德问题的出现,“宰生”这一无诚信可言的道德滑坡现象频出便不足为奇。二、药企应然价值选择企业对利益的追求,是企业自身及其相关利益主体得以生存和全面发展的必要保障。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詹姆斯•麦吉曾这样阐述:“工商业的主要目标和动力就是利润,企业尽其所能谋求利益,由此维
6、持其效率,并利用机会进行技术革新,加速发展。市场竞争使企业自始至终追求其自身的利益,而又使利益保持在一个合理或适当的水平,并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公共福利。”药企作为一类特殊的企业对利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否只把盈利作为唯一的、最终目的就值得商榷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演变的过程中,各种利益团体因过度激烈的竞争甚至不惜触碰道德的底线,做出明知不可为而仍为之之事。新形势下,企业的价值取向也应由“只逐利”向“并重道”转变。药企只有本着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为己任、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才能在价值冲突的情况下做出正确
7、的道德选择。三、药企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反思中国自古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一说。西方有句话叫“好的伦理为经营之道”,企业的竞争,靠的不只是策略、技术和创新的竞争,最后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掌握在企业的经营之道上,亦可称其为某种经营理念,体现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人有自然的动物冲动,才需要有道德并将道德系于神圣性来源上,而不是系于任何感性冲动上。道德的功能正在于克制利益冲动,是一种无形的价值观,正是这种价值观构成企业核心的评价机制,使行为遵循一定的道义之规。道德的意义不在于做感性的工具,帮助感性达到目标,而在于服从自身的理性命令。行
8、为正当性不在于对行为效益的计算,而在于对理性法则的遵守,按理性法则行事抛开目的论结果论的枷锁,达到对善的追求。以家喻户晓的北京同仁堂为例,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