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

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

ID:43787347

大小: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4

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_第1页
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_第2页
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_第3页
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_第4页
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习惯责任爱心——成就孩子的未来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景德镇市高新区官庄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教育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个很大的范畴。如今,孩子的教育已经走向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局面。可见,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纵观中国历史,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耍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大教育家孔老夫子更是重视家教。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他的儿子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便叫住孔鲤问道:“你开始学诗了吗?写L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于是说:“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诗。还有一次,孔子又在院

2、中看见儿子从面前经过,于是又叫住他问道:“你开始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于是教训说:“不学礼,不知礼,怎么能立身于世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礼。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晚清名将、一代大儒、理学传人曾国藩,被钱穆先生称为“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他一生重视家庭教育,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在外带兵,总是作有大量教育子弟的书信、文章。在他生前,《曾国藩家书》就已结集出版,并在当时就极受世人瞩目。曾氏后裔,人

3、才辈出,长盛不衰。曾国藩家书提到:“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曾国藩三个儿子,五个女儿。二儿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小儿子曾纪鸿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俗话说:“富不过三”,但曾氏后裔历经100余年而不衰,与其严谨的家教紧密相连。曾国藩的儿子曾经说,父亲最高明的教子方法就是'陪伴',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但是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能做到真正“陪伴”的家长并不多。人生就是这样矛盾的,我们自己也深有体会,我们不可能放下工作,整天围着孩子转。所以,“陪伴”要看是怎么“陪”,不是天天耗在一起就是陪伴。陪伴可以是在吃完饭的时候,一家三口交流一下读书的体会;或者在睡觉前聊聊学校里好玩的事

4、情。我认为,聊天是很重要的陪伴,能沟通,能交流,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帮助、有裨益,那才是真正的陪伴。三字经中就写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1998年至今,我已经在辅导员岗位上走过了13个春秋。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有机会接触来自各种家庭的孩子。说句心里话,教师是个很辛苦的职业,不说每天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还得应付各种情况,孩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的生理、心理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传授知识不是简单的讲解,还要让学生接受,要学生乐于接受,帮助他内化,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适时诱导,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即便如此,我一直很喜欢这

5、个职业,它让我触摸到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那真的是一种幸福。所以说,在德育工作这个极有吸引力的育人阵地上,我有过焦虑、有过彷徨、但更多的是一种陶醉。我想说的是,在座的每一位,都应该把教育孩子当作是一种快乐,享受这份快乐,就会收获一份幸福。我记得有位父亲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和父母的缘分也就是十八年。这十八年里,我要和孩子快乐相处。”是呀,十八年后,孩子有了他独立的生活圈,继而有他的家庭。这让做父母的我们多少有一份失落感。所以,我总是跟我的学生家长说:“不要错过孩子的每个家长会,错过了,你会遗憾的。”可是,我的家长也跟我说,管孩了比干什么都累,你听一听,“快点去做作业!”“等一下了,再玩5

6、分钟。”“来,再吃一口。…不要了。”“就一口。”……我们,天天再和孩子推磨,打太极拳,怎么不累?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做一个称职的家长,不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至少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他们具有良好的个性、出众的气质。放低一点要求说,我们总希望他们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有立足之地吧?其实,讲到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教育孩子,要在快乐的氛围中教育孩子,要享受这份“陪伴”孩子成长的快乐,我们的目光就要放远一点,不要只关注100分,第一名,重要的是,孩子的习惯、个性、能力(这里包括学习能力、与人和处的能力等等),情感世界,这些才是他以后生存的立命之本。孩子上学了,这是他

7、人生向社会迈出的第一步。作为家长的我们,满是期待,期待着他学习成绩优异。却忽视了孩子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于是,爷爷奶奶拎着书包跟着小孙子上学,爸爸妈妈每天必修的功课是收拾书包,全家投入到了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忘记了,其至从来都不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他的任务就是做完作业,(连作业的对错都由家长來检查)然后考出好成绩。其实,这个问题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很多小学、初中成绩优异的孩子,到了高中一落千丈,因为小学老师是抱着走、初中老师扶着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