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86677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4
《湿热分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湿热分类分析第一节湿热(湿温)讲座湿热即湿温。湿热与温热是温病中两大范畴,二者从病因病机、发病与演变、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原则与方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临证时首先注意将湿热和温热区别,以免误辨误治,延误病情。当前不少医者,多熟悉于一般温热病的辨证与治疗,而对湿热(湿温)证的辨证与治疗却很生疏,以致面对湿热患者,往往得不到正确及时的辨证与治疗。周师认为有必要对湿热几个重要方面,加以讨论。一、湿热有十二个特点(一)季节性盛行于夏秋季节,尤其在长夏高发。湿热与暑温不同,暑温有严格季节性,仅发生于长夏季节
2、,湿热虽高发于长夏,而其他季节也可有非时之湿热,长夏以外的季节,可见散发的湿热病例。除季节以外,还与地区冇关,南方多湿,北方高寒,故湿热证南方多于北方。(二)邪气属湿热合邪(阴阳合邪),由于湿与热合,热邪失去固有的燥烈之性,湿邪也失去纯阴之性,使得成为一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兼而有之的特殊的邪气,这是决定湿热证临床一系列特点的基本因素。(三)“自膜原直走中道”是主要发病特点伤寒之邪,首先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为六经之“藩篱”,亦即犯皮毛;一般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逆传心包”,顺传阳明
3、;暑热病邪,从口鼻而入,发自阳明,或暑先入心;湿热之邪,大多数亦自口鼻而入,但它既不是首犯皮毛,亦非“首先犯肺”,而是经过膜原,向屮焦脾胃发展。说明湿热的发生与发展,既不同于伤寒,亦不同于一般温病,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许多人对这一特点不甚明了,甚至在教科书上亦未明确。(四)病变以脾胃为中心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热多归中焦脾胃。但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喜湿而恶燥。故湿盛多犯脾,热盛多在胃。(五)湿性粘腻,不易短期内解除湿性粘腻重浊,不如风寒一汗而解,风热一宣即散,而湿热Z邪,热在
4、湿中,如油入面,难分难解。故湿热证病程多长,古人不以天数来计算湿热证的病程,而是以“候”(一候为五天)来计算。(六)湿阻气机,尤英三焦气机易受阻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极易阻遏气机;且湿性弥漫,吴鞠通称之为“氤氤”之气无处不到。湿邪所到之处,该处气机即可被阻。湿邪中阻则腕痞腹胀;湿阻经络则四肢乃至周身疼痛;湿蒙心窍则神识昏蒙等;而湿阻三焦则水道不畅,小便不利,上中下三焦均可受阻,可见湿阻阳气的广泛性。(七)两个转归湿热证的发展可有两种转归,即邪从热化燥化和邪从湿化寒化。热化燥化可伤阴,可入营入血,此时
5、疾病性质已经转变,接近于一般温热;邪从寒化湿化,其结果可以伤阳气,其性质从湿热转变为寒湿。决定这两种转归的主要因素有二,即湿与热的比例以及人身阳气的盛衰,而以后者更为重耍。(八)浊邪害清叶天士云:“湿邪害清”,提出湿热致病的又一重要特点。头为诸阳之会,清窍乃阳气出入Z处,如湿浊上犯阳位,清窍被阻,则出现眩晕耳聋,如肠伤寒(多为湿热证)可见耳聋、视物不清。(九)湿温多见膜原少阳证如前所述,湿热证的发病特点是“自膜原直走中道”,病变以脾胃为中心,亦多见少阳膜原证。少阳膜原地处半表半里,无论发病之初,邪
6、气口外入里过程屮,或在恢复期,邪气由深出浅时,均可见湿留膜原而致少阳膜原证。(十)邪气易长期留恋气分湿热证整个病程长,变化少,传变慢,好象长期停留在某一经。正如叶天士所说“在一经不移”,并非每一个阶段均如此,实际上这种传变的延迟与停滞,主要表现在气分阶段,即足太阴脾经气分阶段,或少阳膜原阶段(在温病学中少阳膜原属半表半里,且属于气分)。湿邪化燥化热而入营血,性质已接近一般温热,病变发展则加快。(十一)湿热证与痰、湿、饮联系密切湿、痰、饮三者,其源相同,均由水液输布失常所致(湿有时令之湿和内生Z湿的
7、不同),故三者往往有紧密的联系,或互相转化。在湿热证的病变过程中,常出现夹痰夹饮的现象,亦需要引起医者的注意。(十二)湿热证与疸、痹、疟、痢、痿诸证关系密切湿热之邪在这五种病证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相兼出现这五种证Z—的症状,或竞由湿热转为这五种证Z—。二、如何区分温热与湿热温热病在外感热病中具有广泛的范围,它可包括一大类热性病在内。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中列举了温病病种:“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加上书中陆续提到的“春温、伏
8、暑、寒湿”,全书所列举的病种达十二种之多。这是有关温病病名的权威性论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太止规的名称,诸如虾蟆瘟、疙瘩瘟等,更在多数。病种虽多,总体而言,可分为温热与湿热两大类,例如上述风温、温热、冬温、春温等属于温热类,而湿温、伏暑等属于湿热类。先生强调在临证时,对温热病,首先要分清温热与湿热两大类。因这两大类证,从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原则与方法等方烦,存在一系列不同之处,其次是对具体病的诊断与辨证。常有医者宣称在临床中温热与湿热难以区分。比如湿热证发热表现为“身热不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