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ID:43769224

大小:120.1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4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省重点屮学盟校2017届髙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吋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

2、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史地看,国势盛衰与语言传播存在着某种止相关的关系。国势强盛往往会推动它所承载的语言和文化的传播,而国势衰微则常常会导致以它为物质载体的强势语言乃至文化受损。反观汉语的国际传播过程不难发现,伴随着历史上屮国国势的盛衰与消长,汉语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化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起伏和波动。在东亚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屮原王朝,相对于生活在这一区域内和周边地区的其他民族具有强大的政治经

3、济与文化优势。汉语和汉字也随着汉文化的扩散而远播四方,成了这一土也区的通用语言文字。强大的国势,有助于扩大汉语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历史上,由于秦汉一统及其强大的影响力,汉字汉语不仅为屮国古代的许多民族相继采用,而且也被周边不少邻国长期使用。不少民族语言文字在汉语族际化的过程屮日渐式微,甚至最终消失,成了语言化石。如契丹文字、女真文字和西夏文字等。由于历史和地理的条件,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和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汉语一度成为朝鲜与越南长期使用的官方语言,并广泛地渗入日本社会。汉语国际传播和国际化的进程随着近代中国国力的衰退而受到阻滞。近代历史时期,面对中国的衰退,周边的

4、韩国、越南等传统的汉语文化圈国家纷纷走上了“去汉语化”的道路。汉语言退出朝鲜和越南等传统汉字文化圈国家,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国丧失其在东亚文化圈的领导权和影响力的象征。17世纪以前,由于汉字和汉语的超强势地位,朝鲜半岛一直通用汉字。大体在屮日甲午战争前后,朝鲜半岛对汉字的使用便逐渐减少。最具典型的就是一批报纸的用字逐渐开始了由汉字向朝鲜文字的变化。而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式微,中国文化对于周边属国也失去了昔口的魅力,朝鲜半岛的大规模去汉语化进程便开始了,大致到朝鲜半岛光复后汉语基本退出朝鲜。新建立的南北两个政权差不多同时宣布专用朝鲜文字。白20世纪末以来,屮国经济上的崛起

5、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语言文化上的推动力。伴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了解、学习、研究汉语,便成了怀抱着各种各样目的和意图的人们的一种强烈的渴望。于是便有了一些人所称的所谓“汉语热”。中国人也应时而动,开始主动地向世界推介汉语言和中国文化,这也大大加速了汉语国际化的进程。汉语国际化是一个客观进程,是屮国走向世界的必然结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接触,都是以西方列强主动进入中国,获取利益为主,而中国的利益很少走出国门。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也主要是“请进來”,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走出去。而在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大踏步发展,中国企业不仅走向了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而且也走

6、向了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加速汉语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化进程便成了客观的需求。这种需求并不只是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单方面的需要,而且也是与中国发生接触的外部世界的需要。(摘编自高增霞《中国国势盛衰与汉语国际化进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势盛衰与语言传播存在着某种正相关的关系,汉语的国际化进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说法。B.正是由于秦汉一统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许多的语言文字日渐式微甚至消失。如契丹文字、女真文字和西夏文字等。C.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半岛出现了大规模的“去汉语化”现象,这与当时中国国力的式微分不开。D.“汉语热”的出现,和屮国国力的攀升有关

7、系。小国经济的崛起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语言文化上的推动力。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历史上中国国势的盛衰与消长,与之对应,汉语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化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起伏和波动。B.在甲午屮日战争前后,朝鲜半岛一批报纸的用字逐渐开始了由汉字向朝鲜文字的转化。这是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对汉字的使用逐渐减少的最典型的表现。C.由于近代以來中国的利益很少走出国门,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也主要是“请进來”的历史现状。所以,今天的国人,也就更加积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