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孙维刚班级管理

[精品]孙维刚班级管理

ID:43763865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孙维刚班级管理_第1页
[精品]孙维刚班级管理_第2页
[精品]孙维刚班级管理_第3页
[精品]孙维刚班级管理_第4页
[精品]孙维刚班级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孙维刚班级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孙维刚班级管理原载于〈北京青年报〉孙维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继孙之星同学写文章让我们“认识孙老师另一面”(见本报2月5日2版)后,姜宪明,北京22中学前任老校长之一,也给报社写来一封长信,告诉我们孙维刚的成功之处,在于辩证地看待和解决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而非将二者对立起来),因此在他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中,没有出现任何应对“双重标准”的尴尬和矛盾。1980年,他从初一开始接学生一直送到高三毕业,自己教数学兼班主任,进行了长达17年的三轮班“大循环”教改实验。一轮班的蔡冰冰是北京市唯一入选首届国家奥林匹克集训队的选手;二轮班的彭壮壮荣获全美最高水平的高中学生科学竞赛大奖一一西屋奖;三

2、轮班的闫王君是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得主。1986年毕业的第一轮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第二轮班,40人中15人考入北大、清华;第三轮班40人中的22人升入清华、北大,占全班总人数的55%。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人们往往忽视了他在整个育人过程中的巨大付出。而正是由于辩证地解决了教书与育人间的关系,即“德育的成功,将有力地促进开发智育的进程;而德育的苍白或紊乱,将滞误智育工作顺利地进行”(孙维刚语),他才培育出了高素质的人才。■早已被社会上淡化的“养成教育”,在孙维刚这里还是“香悖悖”。■孙维刚抓德育,常讲“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而他教心的方法便是以身作则。■抓素质教

3、育从哪儿入手?孙维刚认为,德是关键。在他看来,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资治通鉴》里说:“是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无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若无圣人君子而予之,宁予愚人,勿予小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在孙维刚的育人准则里有这样一条“定理”:“一如既往,我们要坚持品德第一,学习第二……”他反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观念:一个智商髙的人,如果不把他的才华用在正地儿,那他还不如干脆无才。孙维刚开家长会有一个奇特的地方:“重德轻智”。三轮班家长李全还记得:开家长会时,有时孙老师会把学生的成绩及排名列在黑板右侧,而随后又在显要位置打上另外一个“

4、综合分”即“素质分”,有时两者反差较大,成绩不好的却有可能受到表扬。后来家长才明白他用综合素质去评价学生是正确的。他认为有远大抱负、正派、诚实能助人的学生最终能成材。1999年6月,已是近61岁高龄的孙维刚,又接下了他的第四轮,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轮实验班。这时的他,从1990年发现膀胱癌开始,已前后接受过8次手术,此前不久,由于发现直肠癌变,又刚刚进行完“直肠改道”手术。6月200,是全班同学和家长永世铭刻的日子一一孙老师召开了全体同学及其父母的联席建班会。会上,针对社会上越来越浓的“见分不见人”的风气,孙老师再次重申了他的观点:“做学问,先做人。不要只是想着三年后考高中,六年后考

5、大学;这些都先不要想,当务之急,是想想把孩子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好人。”基于此,孙老师提出了如下的建班原则一一一、诚实、正派、正直。二、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为人民多做贡献。三、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从1999年6月20日至U9月1日,类似的家长会孙维刚共召开了10次,每次平均3个半小时。许多人认为,本来学生学习负担就很重,再花时间、精力抓德育得不偿失。但孙维刚不这么看,他认为知识长进,使人易于了解社会和确定人生的正确方向,这时学习道路上遇到困难,也不会气馁。而同时,思想道德正派的人,一旦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就会有利于人民和社会。有人形容:

6、高考分数下来,差1分,能差出一大操场人。可是1997年5月,孙维刚三轮班成绩排在前15名的学生,却做出一项令人难以理解的举动:把4个市级三好生的名额(高考时每人可以加10分)主动让给后面的伙伴。难怪孙维刚的实验班中总会出现“咄咄怪事”:中考还有半个月,李冰的父亲不仅不让患风疹的孩子回校取书包(他是上着一半课去医院的,全部复习资料都在里面),自己也怕有病毒而放弃去教室,还反过来通知师生快喝板蓝根。当闫王君准备再次参加国奥赛,再拿一块金牌时,他想到了积劳成疾的孙老师,结果他拿出100多个小时为班上同学做辅导,自己却在奥赛选拔赛中以一分之差落选。他的家长和他却认为这样很值。……在孙老师的班

7、上,唱歌要唱革命歌曲,看书要看积极的书籍,学习着装要朴素,递送别人东西要用双手,教室里必须一尘不染,放学回家要帮父母做家务事,下课后必须坚持跑步训练……早已被社会上淡化的“养成教育”,在孙维刚这里还是“香悖悖”。他曾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面对流俗,我也许是苍白无力的,我无法左右社会上的大气候,但可以“构建”我工作范围的“小气候”O许多报道都提到过三轮班前15名学生高考前主动放弃参评市级三好生的事情,但是却略过了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这其中就有他自己的独子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