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56015
大小:23.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3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后演练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本质上是爵位之争B.维护了当时的分封制C.瓦解了当时的宗法制D.促进社会制度变革解析:从材料中“霸”字的含义可知,春秋争霸是争夺首领地位,必然冲击当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会促进制度变革,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B项错误;诸侯战争争夺的是土地、财产和人口而不是爵位,也与血缘为特征的宗法无关,故A项和C项错误。答案:D2.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
2、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带动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一致的是( )A.“相地而衰征”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燔诗书而明法度”D.“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解析:根据西周宗法分封制的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诸侯不能称王,而材料中的“五国相王”是对周朝礼制的破坏,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这与D项信息一致;A项是齐国承认土地私有的体现,B项是老子的消极思想,C项是法家的思想专制思想,A、B、C三项与材料无关。答案:D3.春秋战国时期能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社
3、会现象包括( )①井田制瓦解 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③新兴地主开始掌握政权 ④百家争鸣 ⑤争霸战争频繁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①②是当时经济上的变化,③⑤是政治上的体现,④是思想文化上的现象,D项正确。答案:D4.管仲有一句名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仲的政治活动中,既有利于强国又能够“富民”的一项是( )A.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B.严格尊崇周礼C.推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D.剥夺贵族特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管仲改革的认识。“相地而衰征”既扩大了税
4、源,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调动了私田主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C项正确。答案:C5.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缮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齐桓公“修缮政”的根本措施是( )A.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B.尊王攘夷,进行兼并战争C.北御夷狄,南制楚蛮,称霸中原D.充分利用山东的鱼盐资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对管仲改革内容的识记能力,通过“修缮政”可知是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这是齐国强大的主要原因。答案:A6.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
5、张的实行打击了( )A.奴隶主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材料中的“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体现了李悝的“选贤任能”的主张,这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A项正确。答案:A7.战国时期的改革或变法的影响之一是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符合此说法的选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尽地力之教”C.“相地而衰征”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高无所荣华”解析:A项是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体现;B、C两项是从经济上对土地私有的承认;D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世卿
6、世禄制的瓦解,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两者为敌,则不俱平。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故万民无籍,而国利归于君也”。——《管子·国蓄》材料二:“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什倍之利,而财之櫎可得而平也”。——《管子·国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管仲提出解决“粮价波动”的措施。
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答案:(1)措施:宏观调控,打击投机倒把。(2)作用: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物价;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稳定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材料二: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者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管
8、子·海王》材料三: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籍而不税。初亩者,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材料四: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