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

ID:43708072

大小:5.52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3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_第1页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_第2页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_第3页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_第4页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波茨坦广场位于柏林市,广场位于东边的柏林行政中心与西边的商业中心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900年前后,该地区交通发达,是高档宾馆、饭店和赌场云集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波茨坦——莱比锡广场是欧洲最大的广场,是德国柏林乃至欧洲最活跃的文化和商务中心。二战中,波茨坦广场遭到严重毁坏。二战结束后,从1940年到1960年代,由于地处美、英、法、苏管辖区的交界处,并有柏林墙横穿广场,区域内所有建筑被夷为平地,繁华的一时的城市中心沦为没有人烟的隔离区。项目背景1989年东西德合并,柏林的重新统一给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东西两部分城区带来

2、了建设的契机。德国政府决定迁都柏林,并进行城市的重新规划和大规模的建筑修建工作。1991年,德国政府将这块城市中心空地重设为市中心,把土地拍卖给了奔驰·克莱斯勒、日本索尼、阿西亚·布朗·波威利等跨国公司并采取了国际招标方式规划建设。作为德国二战最大的项目,波茨坦广场的总建筑面积为120万平方米。总体方案阶段:在1990年的波茨坦广场城市设计总体方案的国际招标中,邀请过了包括sir.NormanFoster,O·M·UNGERS,AxelSCHULTES,Alsop&Stonemer,HansKollhoff,DanielLiberskind等多位世界著名

3、建筑师、规划师和多家世界知名事务所。基于各自对柏林、波茨坦广场的认识,他们做出了风格迥异的构思方案。1991年,经过严格的筛选,以德国慕尼黑的建筑师HeinzHilmer和ChristophSattler的方案胜出告终。城市设计方案波茨坦广场最早是指柏林西北25公里的波茨坦城以及两城之间的道路。早期的时候这里是大量从奥地利法国涌入的宗教难民的聚居地。中世纪,随着柏林的发展,柏林人口突破柏林城墙的限制,发展出friedlichstadt。18世纪中期,为征税修建了城墙。19世纪初,波茨坦地区成为富有的柏林市民别墅区。。1830年柏林与波茨坦之间铁路建成。2

4、0世纪20、30年代,波茨坦地区更成为了欧洲的重要交通中心。1710年的柏林1810年的柏林该地区城市肌理上具有欧洲城镇“街区院落式”的特点城市肌理与城市历史左图上的波茨坦广场与右图的柏林的某住宅区,从肌理上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方案恢复了早先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莱比锡广场的八角形,并采取了整齐划一的传统街块形式,但是为满足开发商对建筑密度的要求不得不将建筑高度提高到35m,这个并非与古典柏林建筑相称的高度(后来降低到28m)。他们以方块建筑和街道发展了传统城市的紧凑结构。他们不赞成高楼,但却极大地满足了使用要求,即地面建筑为5层(容积率5.0)。他们以方块为

5、城市建设基本单元,每个方块大小均为50*50m。这样就可以合理分割,满足居民住房、商场、酒店、公司集团驻地以及音乐厅、剧场的多层次要求。短而窄的街道将方块隔开。这些街道通向城市的四面八方。方案特点德国统一及重新成为首都使柏林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随着大量的政府机关、大公司、金融机构等的纷纷迁入,过去十年里,柏林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大量簇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但四十余年的隔离所造成的实质性差异是深刻而巨大的,柏林墙的倒掉并不能直接弥和历史所造成的裂痕,城市伤疤的愈合、异质的容纳、恢复传统城市秩序中对新发展脉络的孕育、以及如何吸纳东德时期“社会主义”建筑等都

6、是摆在柏林面前现实的痛苦和困惑。其实,关于柏林城市建设传统与现代的争论由来已久,而明确的纲领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7年为庆祝柏林建城750周年而举行的国际建筑展览会。在展会上,负责新建部分的保尔•克莱奥提出“批判性重建”的口号,“旨在鼓励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而不是过于简单化地强调两者之间的对立。……它只是在鼓励城市的单独元素(建筑、街区、街道、广场)自由、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自主发展的同时,根据城市的历史和场所精神所形成的秩序结合到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来.方案中标背后因素到了1991年,“批判性重建”正式被负责建筑问题的官员汉斯•施迪曼制定为柏林城市建设原则。并概

7、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柏林历史上形成的道路格局和限定街道空间的立面应该得到尊重并尽可能重建;建筑形象以古典的“柏林式建筑”为主,其檐口线脚的高度为22米;建筑用地以街块为单位,凡是报批的规划方案都必须预留20%以上为住宅用地……。可以说,施迪曼“批判性重建”原则中重建的成分更多而批判的成分较少,它最终追求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欧洲城市模式:整齐划一的街块和建筑高度,外加柏林式建筑立面。1990年举行的波茨坦广场地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可以说是一次施迪曼原则的大较量。作为战前柏林最繁华的城市区域和交通枢纽之一,波茨坦广场因为紧邻柏林墙而一直是荒芜的城市废地。两德统一后

8、,许多大公司都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政府鼓励下纷纷投入巨资进行重建,希望将其建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