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研究研究报告

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研究研究报告

ID:43704527

大小:179.92 KB

页数:114页

时间:2019-10-13

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研究研究报告_第1页
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研究研究报告_第2页
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研究研究报告_第3页
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研究研究报告_第4页
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研究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研究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1导言2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二、中西方感恩研究现状、不足与趋势3(-)屮国的“感恩”研究(-)西方的“感恩”研究(三)不足与趋势三、主要观点11四、研究思路13五、研究方法13第一部分:传统感恩文化的内容和特征14、中国感恩文化的传统特征、儒、佛、耶、回教感恩观与比较研究14(_)儒、佛、耶、回教感恩观的理论来源(二)儒、佛、耶、回教感恩观的内容与共性(三)儒、佛、耶、回教感恩观的特性28(-)社会“纲常性”(二)个体基本“品性”(三)特权性和等级性三、“以孝治国”理念下的“孝”法29(-)夏商(西)周:“孝”法的渊源(-)春秋至秦:“孝”法的初步形成(三)两汉:“孝

2、”法的完善(四)隋唐:“孝”法的成熟(五)明清:“孝”法的继续发展(六)特点与分析第二部分:感恩的现代特征与思考39一、感恩的现代特征与问题39(-)感恩:传统到现代的演变(-)感恩的现代特征(三)问题与思考二、社会感恩文化“扭曲”现象之解读与反思43(一)感恩文化“扭曲”现彖之解读(二)重塑感恩文化之反思第三部分: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调查研究55一、90后大学生感恩调查内容55二、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调查结果及特点分析57(-)有真挚的感恩情怀、认可开展感恩教育(-)有感恩之心、但不善表达(三)对恩的认识狭隘、且感性多于理性(四)感恩行为滞后于意识、知行脱节(五)感

3、恩形式积极健康、但带有功利主义倾向(六)感恩方式上重物质轻精神(七)对恩“宽己律人”的双重标准(八)思考与建议65三、感恩实践活动的组织与体验(一)大学生“感恩Z心”Z缺失(-)感恩活动的组织与体验(三)问题与思考第四部分:对策研究71一、当前家庭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71(一)家庭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二)家庭感恩教育策略二、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74(-)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三、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86(-)优化校园文化(二)积极营造感恩活动的环境(三)充分利用各种校园文化载体(三)加大感恩文化的宣传力度(五)充分

4、利用文化宣传阵地(六)整合资源,注重各个文化层面的共同作用四、营造全社会参与、全民总动员的感恩教育氛围90(-)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教育合力(二)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网络(三)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多渠道进行感恩教育92参考文献90后大学生感恩缺失现象随处可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明显的人格缺陷。当前,我国的感恩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思德教育中,普遍显得抽象、空洞和拘泥于形式。感恩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精神美徳,是世界文化和学说的共同内容之一,从古代儒学、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到近现代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都对感恩进行了阐述和理解,其基木定义为:感恩是

5、对所受的恩惠表示感激并给予回馈。本课题认为:“感恩”不是“一恩一报”的简单交易,也不是“受”对“施”的被动回报和“信誉守恒”,而是“社会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是一种公民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能够自由给予的“权利”,更是衡量一个人心态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感恩在我国传统社会屮具有的独特功能和特征逐渐丧失,公民的现代意识越来越明显,感恩在性质上呈现出现实性、多元性、公共性、制度性、理性和自觉性的特征。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形式化、功利化、狭隘性和强迫性的报恩行为,是典型的“扭曲化”的感恩。缺失的东西我们可以再补,而被扭曲的东西则需进行复杂的“拨乱反

6、正”。文化的扭曲比缺失更可怕。当前感恩文化的重塑比弥补更重要。经调查分析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呈现以下特点:有真挚的感恩情怀、认可开展感恩教育;有感恩之心、但不善表达;对恩的认识狭隘、且感性多于理性;感恩行为滞后于意识、知行脱节;感恩形式积极健康、但带有功利主义倾向;感恩方式重物质轻精神;对恩“宽己律人”的双重标准等。解决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问题,既需要学校“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父母、亲人、老师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共同形成一个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都大胆褒奖的能感染人、引导人的感恩教育氛围。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阵

7、地和主要渠道,一方面要把它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人性教育的教学中去,另一方而要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中去。导言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近年来,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随处可见,已成为大学生明显的人格缺陷。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发展和创新的巨大人力资本。如果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不懂得关心和关爱、缺少应有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会使所有关心和支持高等教育的人士寒心,降低高等教育的社会公信力,更是对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事业的严重挑战。因此,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