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

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

ID:43689662

大小:52.7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2

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_第1页
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_第2页
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_第3页
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_第4页
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南川耕地地力建设南川区农业环境监测站王于泽摘要:本文结合南川区耕地地力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三大原因,提出五点建设对策。关键词:农业环境;耕地地力;建设对策;南川区随着耕作制度、种植结构、产量水平、肥料使用总量与品种结构的变化,南川区耕地地力现状堪忧、问题凸显,阻碍和影响现代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耕地地力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维护种养安全,发展规模农业、品牌农业和龙头企业,已成为当前南川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要的任务。1现状经调查,南川区现有耕地57975.97公顷,其中一等地5977.04公顷、二等地10423.35公顷、三等地219

2、64.51公顷、四等地13525.60公顷、五等地6085.47公顷,分别占总耕地的10.31%、17.98%、37.89%、23.33%、10.50%;农民施用化肥以碳氨、尿素、过磷酸钙、俄罗斯钾肥为主,复合肥高低含量比例各半。90年代前期氮磷钾比例最高约为1:0.4:0.1,90年代后期下降至1:0.30:0.1,2005年后上升到1:0.38:0.15。施用有机肥以人畜粪肥为主,90年代后呈递减趋势,但稻草还田量有所上升;大部分耕地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猛含量集中在1级丰富水平或1、2、3级中等偏上水平,而速效钾、交换

3、性钙、交换性镁比较缺乏。pH值处于酸性至微酸性范围。2原因2.1耕地质量不平衡一、二等地耕地质地多为重壤土,宜种度宽,适宜多种粮经作物生长,是南川区主要的粮经作物生产基地;三等地耕地质地多为砂壤和重壤土,宜种作物不宽;四等地耕地质地多为砂壤,土层欠深厚,障碍层次明显,排灌条件差,包括粘、酸、瘦、板的死黄泥、火石子黄泥,粗、薄、旱、瘦的梭沙土、冷沙土、石骨子土,冷、烂、毒、串的黄诠田、冷浸烂泥田。宜种作物窄,产量不稳不高;五等地土壤含砾石较多,土中多裸露岩石,坡度大,雨水冲刷严重,水土流失大,土层浅薄,难于耕作。宜种作物窄,产量极低。2.2农民培肥意识差近

4、年来,农民施肥普遍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肥、秸秆转化利用不充分,耕地用养矛盾突出,耕地速效养分上升、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酸化严重。经调查,南川区耕地养分旱地与水田差异不大。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为196mg.kg~1s15.9mg.kg~l、75mg.kg~1,比1982年土壤普查时上升57.3%、130.4%、8.7%。土壤有机质、PH值分别为24.6g/kg、5.4,比1982年土壤普查时下降7.2%、11.5%。约60%的粮油作物秸秆34.8万t左右作为农村生活燃料直接焚烧,养分损失严重。2.3基础建设欠账大南川区现有

5、水库71处,山平塘2987处。拥有各型农业机械9936台套,其中微耕机2043台、插秧机218台、联合收割机64台、各型拖拉机1259台、联合收割机56台,总动力达38.8万千瓦。经过综合整治的土地大多集中在平坝,W13333公顷,可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耕地面积140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4000公顷,分别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3.0%、24.1%、41.4%。3对策3.1分级落实责任区委区政府要将耕地地力建设列入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协调、动员相关单位和部门建立健全耕地资源信息系统,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农业部门要按照主要土

6、壤类型建立耕地长期定位监测点,确切掌握区内耕地地力变化情况,做好耕地资源配置及改良工作;加快南川区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市级平台建设,做好农户和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管理工作,搞好地力评价应用的理论实践技能培训,造就一支能在农村起示范作用的技术骨干队伍,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和耕地生产效益,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3.2合理培肥布局根据耕地质量、利用方向、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和改良措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参照南川区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将南川区划分为北部低山谷坝棕紫泥改良培肥区、中部低山漕坝矿子黄泥改良利用区、南部中低山山地黄壤改良利用区三个土壤改良利

7、用区,稳定一二等地、改良三四五等地,加快耕地地力培肥步伐。3.3优化资源配置收紧拳头,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粮油、笋竹、中药材、茶叶、蔬菜、畜禽产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上下游产业连接的5个10亿级以上的特色农业集团。3.3.1以大观、鸣玉片区及漕坝地区为重点,加快全国粮食主产区和产油大区建设。到2012年发展优质稻基地2.0万公顷、优质油菜基地1万公顷,培育10亿级粮油产业集团1个,形成稻油观光旅游带。3.3.2以大有、金山片区及粗骨性黄壤土区为重点,到2012年发展笋竹产业基地3.0-3.5万公顷、中药材产业基地1.4万公顷,建成万亩中药材乡镇10个、中药

8、材专业村20个、中药材专业大户500个,分别新建年生产能力5万吨、9万吨、3万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