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耕地地力评价》PPT课件

《县域耕地地力评价》PPT课件

ID:38712454

大小:1.13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18

《县域耕地地力评价》PPT课件_第1页
《县域耕地地力评价》PPT课件_第2页
《县域耕地地力评价》PPT课件_第3页
《县域耕地地力评价》PPT课件_第4页
《县域耕地地力评价》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域耕地地力评价》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2009.10主要内容什么是耕地地力?如何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县级农业部门在耕地地力评价承担的主要工作是什么?耕地地力评价的结果如何应用?一、什么是耕地地力?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东北黑土南方红壤耕地地力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及施肥水平等综合因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是耕地内在的、基本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耕地地力也就是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二、如何开展耕地地力评价?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展地力评价,就是要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产生的野外调查、土壤测试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结

2、果和相关部门的资料,建立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确定评价单元选择评价要素评价单元获取数据计算单因素评价评语计算单因素的权重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确定地力综合指数分级方案评价成果归入国家地力等级体系省级专家组从全国指标体系筛选属性提取指数法,模型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累加法,累乘法加法与乘法相结合等距法,累计频率曲线法电子图件,电子表格,电子报告NY/7389-1996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属性数据统计数据调查表格工作流程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把复杂问题中的各个因素按照相互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从低到高的若干层次,根

3、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同一层次相对重要性相互比较的结果,决定层次各元素重要性先后次序。确定评价要素我省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地形部位、坡度、耕层质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排涝能力、耕作制度、剖面构型、耕层厚度、pH值立地条件B2土壤管理B3养分状况B5理化性状B4剖面构型C2耕层厚度C1地形部位C4坡度C3耕作制度C5排涝能力C6灌溉保证率C7耕层质地C9pH值C8速效钾C11耕地生产潜力A建立层次结构(A、B、C)剖面性状B1有机质C12速效磷C10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构造判断矩阵 一般形式:…………akB1B2…BnB1b11b12…b

4、1nB2b21b22…b2nBnbn1bn2…bnn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标度含义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2,4,6,8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倒数因素i与j比较得判断bij,则因素j与i比较的判断bji=1/bij重要性判别对耕地生产能力影响越大的越重要;如排灌条件;性状越稳定、越难于改变的越重要,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地形部位、有机质含量等;越缺乏的越重要,如缺钾;当

5、地越平常的,越不重要。如平原地区的坡度;项目B1B2B3B4B5剖面性状B11立地条件B221土壤管理B331.51理化性状B452.51.6671养分状况B573.52.3331.41首先确定准则层(B),将12个评价指标进行适当归类,我省一般归为5类。对这5个层次的重要性进行判断,从低到高进行排列。如我省专家认为对耕地的生产能力而言,剖面组成最不重要,土壤养分对耕地的生产能力贡献最大,因此可以将剖面组成放在B1的位置,而将养分状况放在B5。再分别比较两两比较各准则层各的重要性。目标层判别矩阵(举例)准则层(1)—剖面性状B1的判别矩阵举例:项目C1C2耕层厚度

6、C11.0000剖面构型C25.00001.0000准则层(2)—立地条件B2的判别矩阵举例:项目C3C4坡度C31.0000地形部位C45.00001.0000准则层(3)—土壤管理B3的判别矩阵原始资料:项目C5C6C7耕作制度C51.0000排涝能力C64.50001.0000灌溉保证率C76.00001.33331.0000准则层(4)—理化性状B4的判别矩阵举例:项目C8C9pH值C81.0000耕层质地C97.00001.0000准则层(5)—养分状况B5的判别矩阵原始资料:项目C10C11C12速效磷C101.0000速效钾C113.00001.00

7、00有机质C125.00001.66661.0000层次分析结果表准则层B指标C剖面性状B10.0615立地条件B20.2350土壤管理B30.1697理化性状B40.3379养分状况B50.1959组合权重∑CiAi耕层厚度C1剖面构型C2坡度C3地形部位C4耕作制度C5排涝能力C6灌溉保证率C7PH值C8耕层质地C9有效磷C10速效钾C11有机质C12计算耕地生产性能综合指数(IFI)加法模型IFI=∑Fi×Ci(i=1,2,3,……,n)式中:IFI(IntegratedFertilityIndex)代表耕地地力数;F=第i个因素评语;Ci=第i个因素的组合

8、权重。乘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