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儿童溃疡病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摘要通过对157例溃疡病患儿的分析,认为有学习负担过重、精神紧张等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因素、应激性及其他诱因存在,为提高治愈率,作者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强调针对患儿不同的特点、心理需求施护,培养患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利用与患儿接触的机会,采用各种形式,指导并督促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观察和精心护理易发生应激性溃疡疾病的患儿及用药的反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阻断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及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儿等有关措施。keywordsulcerinchildpredispoingfactornursing溃疡病可发生于儿童的任何年龄,由于纤维内窥镜技术日臻完善,确
2、诊率不断提高。为提咼小儿溃疡病的治愈率,作者对我院1995〜1997年经胃镜确诊的157例患儿进行诱发因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7例,男104例,女53例,男女比为2:1;年龄3〜15岁。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41例,7〜15岁学龄期儿童116例;有独生子女101例,不良生活饮食习惯9例,有饮酒习惯3例、有吸烟习惯5例。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35例,服用非當体类药物20例;患有重症肺炎5例、大面积烧伤2例、脑挫伤2例、感染性休克1例;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溃疡124例;病史最长6年,最短1天;有家族史49例;父母离异4例。全部患儿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症
3、状基本消失,其中92例患儿1〜3月后胃镜复查结果提示已治愈。1.2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暧气、泛酸;31例学龄前患儿消瘦、发育迟缓;6例患儿有呕吐,其中16例为咖啡色液或暗红色血性液,其余呕吐物为胃内容物;60例大便潜血呈阳性;26例有黑便史。2诱因分析(表1)表1157例儿童溃疡病的诱因分析学习、精11;不良生诱因例百分率(%)神紧张等因75.16活饮食习56.6药素物55因35.03应激性溃疡108.62其他5535.03溃疡病患儿常由某一诱因致病或几种诱因共同致病,几种诱因往往同时并存。2.1学习、精神紧张等因素:从表1可见达75.16%,学龄期患儿较学龄前显著
4、增多,本组占73.89%,可能与此年龄段患儿学习任务重、竞争激烈、各方面压力大,长期持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抑郁及部分患儿的父母期望高,经常打骂,教育方法粗暴或父母长期争吵、离异有关。因患儿长期受到心理应激可诱发溃疡。[1]2.2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表1达56.69%,本组中独生子女占64.33%,可能与独生子女普遍娇宠,养成挑食、偏食、喜吃零食、少吃主食、爱吃冷饮、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可使儿童胃黏膜抵抗力下降、易受刺激损伤而发生溃疡。[1]2.3药物因素:表1达35.03%,本组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占22.29%,服用非笛体类药物占1274%,可能与此有关
5、。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抑制,胃肠黏膜的抵抗力降低,易使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形成,[2]短期内大量使用可以促使溃疡出血穿孔;非笛体类药物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抑制胃黏膜合成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引起溃疡。[2]据有关报道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非當体类药物引起上消化道溃疡者为正常人的2〜7倍。[1]2.4应激性溃疡:表1达8.62%,本组中重症肺炎占3.18%,大面积烧伤、脑挫伤各占1.27%,感染性休克占0.64%,可能与这些疾病有关。因这些疾病可引起交感神经强烈兴奋,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使胃肠道血管平滑肌、黏膜缺血缺氧损伤致
6、通透性改变,垂体一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使胃酸分泌增加,蛋白质合成抑制,阻碍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修复引起溃疡。[3]2.5其他:表1达35.03%,其中有家族史的占31.21%,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有文献报道7岁以下儿童hp感染占35%,10岁占50%,且hp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现象,通过接吻、口嚼喂食等传染[4]。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p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比胃溃疡大[5]。此外本组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为2:1[61;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124例)显著高于胃溃疡(33例),这些与有关文献相符[5]。3护理对策3.1针对患儿不同
7、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施护,培养患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本组典型病例1,女,13岁,该患儿年年是三好生,父母的期望很高,每天除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学钢琴、英语,一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据此分析认为该患儿长期持续的学习负担过重、精神紧张是引起本病的诱因之一,入院后我们除常规护理外,详细了解患儿的兴趣、爱好,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针对患儿的好胜心,耐心说教,正确引导患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克服易兴奋、易冲动、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患儿交知心朋友,诱导其倾吐内心的担忧、顾虑,多鼓励、多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