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

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

ID:43688115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2

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_第1页
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_第2页
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_第3页
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_第4页
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摘要】家庭戸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规模大小除受人类的自然规律制约外,还随社会的变革、人的自然灾害而变化,同时乂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相关联。因此,研究与探讨家庭规模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不仅是学术界瞩目的一个课题,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问题之一。【关键词】家庭户;规模变化一、变化原因及趋势家庭户,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其规模z大小,就个性而论,各有成因,就共性而言,既有其内在因素,也有外部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以

2、及观念意识。屮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闭关自守的政策给国家、民族间的往来交流设置了重重屏障。在中国文明史上,封建宗法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时最长。清代出版的《增广贤文》里就有“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的话。作为封建社会重要的启蒙教材之一的《幼学琼林》,亦列举了汉朝姜肱兄弟共睡一张大被,虽婚也不离以及隋朝田氏分家,庭院紫荆突然枯萎的故事,规劝人们和而亲,不分家,并告诫说“手足分离,如雁行之折翼”。《教儿经》言辞更其,把兄弟分家以忤逆论。在如此众多的封建宗法、伦理思想的灌输下,家族观念可以说已根深蒂固。解放

3、前的农村,无不把大户人家奉为楷模,小家小户则倍受欺凌。故此,不论大户,小户人家,老一辈或依家法,或靠规劝,都在尽力实现或维系着一个大家庭,并以此为荣,据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安邑县志》记载,永乐十年(1412年),安邑户均7.27人;成化八年(1472年)户均8人。又据《介休县志》记载,永乐十年介休户均10.7人,嘉庆二十八年(1549年)户均12.2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户均11.69人,家庭户规模如此Z大,不能说不是封建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维系的结果。尽管宗法观念一直在为维系大家庭规劝呼号,但家

4、庭户的规模并非直线上升或保留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从众多的历史资料屮,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户规模的大小,如同温度计一样时时在度量着社会。光绪三年(1877年)稷山县有28234户,224387人,户均7.9人。三年大旱Z后的1880年,全县留有21698户,74716人,户均3.4人。家庭户规模变化之剧,是当时社会黑暗、灾难之大的如实反映。纵观丿力史,家庭户的规模从来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多是起起落落。凡大落年份,不是逢旱、便是地震、瘟疫流行或兵荒马乱。介休县1934年户均4.68人,1936年为3.95人,到1949年减为

5、3.76人。同样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的连年战事所致。安邑县成化八年(1472年)户均8人,据史料记载,由于连年大旱,民饥多逃,嘉靖三年(1522年)户均仅2.9人,为家庭户规模史上一低谷。这个县,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户均5.28人,后多兵事,仅二年时间,户均人口降到3.89人。新中国建立Z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也经历过战争,也经受过百年不遇连续三年的大旱,但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人口发展始终是平稳的,没有大的起落。五十年代,运城市户均人口由4.18±升到4.66;六十年代由4.66上升到5.13;七十年

6、代到1978年仍为上升趋势,为5.1701978年之后,由于农村改革,责任田下放,加之计划生育初见成效,户均人口开始下降。八十年代继续为下降趋势,到1990年户均3.97人,较全国户均3.96人高0.01,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运城市户均4.5人,低了0.53O二、规模趋小之利弊家庭户规模趋小是半今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没有大的战乱,没有大的不可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家庭户呈缩减趋势,乃是社会发展的象征与标志。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对家庭户的变化影响很大。在资本主义社会,口从出现

7、大机器生产Z后,家庭户的规模急转直下,很快向小的方面转变。就城镇与农村而言,一般比较发达的城镇和相対落后的农村,在规模上亦有不同,一般城镇比农村小。第四次人口普查,地处运城市城区的五个办事处,户均3.26人,而在边远山区的上王、三路里、西姚,户均都超过了4.5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户均人口已明显地呈现出趋减势头,亦是生产力得到发展的反映。小家小户不再是贫穷落后的标志,而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升华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家庭户规模变小,有利于经营、管理,冇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在农村,老年人

8、保守者居多,对改革,对新生事物,对新的技术等等接受得慢,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吃大锅饭的年代,一家一户不需要动多的脑子,这个弊端还不十分明显。自责任田下放后,加之改革开放洪流席卷农村,情势就大不同了,往往一个保守的决策会耽误一料庄稼或一个赚钱的机会。面对新的机遇,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一代便纷纷与老一代分居,迎接新的挑战。这个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