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30章虫媒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第30章虫媒病毒

ID:43679411

大小:4.6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2

医学微生物学第30章虫媒病毒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30章虫媒病毒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30章虫媒病毒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30章虫媒病毒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30章虫媒病毒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第30章虫媒病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0章虫媒病毒虫媒病毒是指一类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敏感脊椎动物宿主而在人畜间进行传播的病毒。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Bunyariridae)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甲病毒属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森林脑炎病毒黄病毒属病毒特点:1、病毒呈球状,基因组为+ssRNA。2、衣壳蛋白20面体对称,有包膜。3、宿主范围广泛。4、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typeBencephalitisvirus)简称乙脑病毒,通过蚊子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

2、炎。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轻重不一,严重者死亡率高,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第一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乙脑病毒电镜照片(1)及模式图(2)12乙脑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35~50nm之间,衣壳立体对称,有包膜。乙脑病毒有三种蛋白:C蛋白:即衣壳蛋白E蛋白:糖蛋白,血凝素,PH6.0~6.5凝集雏鸡、鸭RBC,与吸附有关M蛋白:位于包膜内侧C蛋白E蛋白M蛋白2、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已感染的家畜(幼猪)、家禽传播媒介:(储存宿主)蚊(三节吻库蚊)库蚊伊蚊按蚊三节喙库蚊病毒在蚊虫唾液腺和肠内增殖叮咬人引

3、起感染传播:动物蚊人叮咬猪、牛、羊、禽类,引起病毒血症病毒进入人体↓毛细血管内皮增殖↓第一次病毒血症流感样综合征,3~7d多数↓病毒播散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播散↓↓轻型全身性感染(顿挫感染)病毒进入脑组织严重CNS症状少数0.1%极少数肝、脾乙脑流行特点:80%~90%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南方6、7月,北方8,9月,与蚊虫密度曲线一致多呈散发,无暴发流行流脑与乙脑的区别流脑乙脑病原体脑膜炎双球菌流行性乙脑病毒传染途径呼吸道虫媒、蚊类为媒介传染源病人、带菌者家畜、家禽、人流行特点冬春、幼儿、散发夏秋、儿童、亚热、热临床特点颅内

4、高压和脑膜刺嗜睡、抽搐、昏迷等脑激征为主实质损害为主病理特点脑、脊髓膜急性化脑实质NC变性坏死为脓性炎主的炎症脑脊液混浊,C↑↑(N↑)透明、C↑(Ly↑)Pro↑、糖氯↓Pro、糖氯正常细菌阳性无细菌免疫性:体液免疫:主要,持久,IgM、IgG细胞免疫:控制感染、损伤组织RNARI:干扰素诱生剂3、微生物学检查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特异性IgM测定、HI、中和试验等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4、防治原则防蚊灭蚊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幼猪免疫接种切断中间传染源。第二节登革病毒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有4个血清型传染媒介——

5、伊蚊人和猴为登革病毒的储存宿主,猴蚊人所致疾病(我国广东、海南、广西均有发生)1.登革热(轻型):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1周)2.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重型):皮肤出血、休克,见于再次感染,以免疫病理损伤为主第三节森林脑炎病毒为森林脑炎的病原体(自然疫源性疾病),又名苏联春夏型脑炎病毒(我国东北、西北林区亦有)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传播途径—蜱(也为储存宿主),动物←蜱→人森林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0-14天轻型:发热、头痛、不适等重型:脑炎、脑膜炎症状,死亡率20-30%,后遗症30-60

6、%免疫力牢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