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35917
大小:2.7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1
《氓赛课一等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笔落惊风雨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诗歌便是这条河中一朵最美的浪花;而《诗经》更是我国文学经典中的精品,爱情在《诗经》中是一个不衰的话题,诗中有歌颂、有梦想、有羡慕,也有讽刺和鞭挞。让我们倾听来自远古时候的爱情叙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氓》。1.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积累文中的文言词语;(难点)2.掌握赋、比、兴的手法;(难点)3.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重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计三百零五篇,包括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之间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相传为孔子编定,被列为儒家经典。【文体知识】“风”又称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与屈原的《离骚》并称
2、为“风骚”。“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者,直陈其事,也就是叙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打比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借物咏物。氓()蚩()愆()将()载()说()徂()汤()渐()靡()隰()角()ménɡchītuōzàiqiānɡjiānshānɡcúmǐxíjiǎoqiān【听朗读,正字音】一、通假字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一说,说同“脱”,指解脱同“畔”,边界同“非”同“忒”,过
3、失,偏差【基础梳理】二、古今异义1.至于顿丘古义:至,到,到达;于,引出对象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2.秋以为期古义:两个词,“以”,把;“为”,当作;合起来就是“把……当作”今义:认为3.三岁食贫古义:泛指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三、词类活用1.三岁食贫贫:形容词作名词,贫穷的生活。2.二三其德二三:数词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3.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几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提示】运用了赋的写作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作用:一方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迫不及待的心情,另一方面
4、又为女子悲剧性结局埋下了伏笔。2.在结婚前、后,女主人公有怎样的举动?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女主人公举动性格婚前婚后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纯真、热情,渴望得到爱情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勤劳苦,蒙受耻辱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清醒、刚烈【提示】3.在结婚前、后,男主人公分别有怎样的举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男主人公举动性格婚前婚后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对爱情不专一、粗暴氓之蚩蚩忠厚【提示】4.本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作用?【提示】采用了第一人称“我”(女主人公)的口吻进行叙述。作用:通过女主人公的口吻使故事更具真实性,读后
5、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深深的同情感。5.三、四两章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有何作用?【提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几句运用了比兴。作用:在述说不幸身世之前,先说其他的事物,但所说的事物与后面要表达的意思又具有相似性,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如桑叶落和女主人公的色衰年老具有相似性;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此引起所说内容。恋爱婚变决绝(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热情、幸福痛恨、埋怨刚烈、清醒《氓》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对女主人公被遗弃遭遇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善良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追求婚
6、姻和自由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氓》以回忆的形式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前后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味,产生了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全诗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首先以雎鸠
7、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其次以荇菜的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最后以对荇菜“采之”“芼之”,起兴追求淑女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2.诗中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等手法,如“关关”“参差”“窈窕”“辗转”等。请说明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篇运用了双声、叠韵和叠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第一人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