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六、分析题

马哲六、分析题

ID:43628238

大小:131.3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1

马哲六、分析题_第1页
马哲六、分析题_第2页
马哲六、分析题_第3页
马哲六、分析题_第4页
马哲六、分析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哲六、分析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六、分析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材料1: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徳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马赫认为:“世界是感觉要索的复合”,尼采主张:“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说:“意志是世界的木质,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认为:“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索”,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材料2: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黑格尔认为:“1比界是绝对观念的界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程颐认

2、为:“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请回答:⑴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2)対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2.材料1:17世纪和18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征。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爱尔维修说:“物质不是一件东西,口然界中只有一些我们称Z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稽核。”他认为,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材料2:19世纪末20

3、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些口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辩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论证唯心主义,宜称“物质消灭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材料3:列宁指出:“'物质已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止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止在深化;那些以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

4、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请冋答:(1)材料1所农明的哲学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2)材料2所体现的白然科学发展同哲学的关系。(3)结介列宁的观点,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的学说。3.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口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Z所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摘口《吕氏春秋》问题: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这一寓言。4.狗猛洒酸: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探生意,他总是将丿占堂打扫得TT-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收拾得淸淸爽爽,门外高悬“天下第一酒”的酒幌子,但是却门庭冷落,顾客少,酒卖不出去就变酸了。他非

5、常苦恼,于是请教左邻右舍,邻居说:“这是你家养的狗太凶猛T,往往人们高高兴兴地想去你家买酒,但一走到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岀來狂吠不止,甚至还想扑上去撕咬人家,你说谁还敢上门买你的酒呀,这就是狗猛酒酸的道理。”问题: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5.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说宋国有个喜欢养猴的人,他常常省下口己的口粮喂猴子,不A.家里粮食所剩无儿,他试图减少给猴了的粮食供应,便与猴子商量道:“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的栗了,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好不好?”猴了们听了都站了起来,十分生气。过了一会他改口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行吗?”猴子们听了个个都趴

6、在地上,非常高兴。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这个故事。1.抿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抿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了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Z,苗则槁矣。天下Z不助苗长者寡矣。因为无益而舍Z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抿苗者也。非徒无益,而乂害之。——摘口《公予;公孙丑上)问题:損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守株待兔:宋人冇耕者,[□中冇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摘自《韩非于》问题:守株待兔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白马非马:马固有色,故有白马是马五色,有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马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

7、。黑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摘自(公孙龙于》问题:白马非马说违反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4.狐假虎威:虎求市兽而食z,得狐。狐“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rr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丽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问题:在狐假虎威故事中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老虎犯了什么错谋?5.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材料1:霍尔C.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的。偶然性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