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与思路对策

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与思路对策

ID:43623580

大小:66.0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11

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与思路对策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与思路对策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与思路对策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与思路对策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与思路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与思路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解题方法总结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屮诗歌鉴赏的题型由选择题过渡到简答题。对考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也逐步加强。诗歌鉴赏题成为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试题类型之一,许多考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在答题时抓不住要害,大多是不着边际地写一通。综观近年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不外乎三方面:作者借助“什么”,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何种“情感”O这三个方而可以总结为“彖”、“情”、“法”三个字,在这个三字秘诀里:“象”即“意彖”,也就是作者寄托情感的“附着物情”即作者表达的“情感”;“法”即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而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最重要的是就是要抓住四大方面,做到一审意象

2、,二品语言,三找表现手法,四品思想感情。试具体分析如下:1.审意象意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简单地说,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感情化了的外界客观事物,作者借助这些客观事物來营造意境、抒发情感。例如张籍《秋思》一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刀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乂开封。”“秋风”、“家书”这两个意象就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秋风”为思乡营造了氛围,“家书”则是寄托乡思的直接“工具”。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彖。如果要理解诗屮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彖。意彖分为三个方而:人,诗小塑造的人物

3、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中的物象。(1)人物形象鉴赏需要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基本特征有哪些,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常见诗歌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②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杜甫。③寄情山水、归隐口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王维。④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韦应物。⑥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高适、王昌龄。(2)景象鉴赏需要抓住并概插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3)物彖鉴赏需要从物人一体

4、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或者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主观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物象以及物象所包含的旨趣、物象所体现的情调、物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比如2002年高考试卷屮的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理解“柳”这一意象。在课文中学过的古诗词中

5、有类似的句子,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Z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述冇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小的《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占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而占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为“柳——留——惜别——依依不舍”,可以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

6、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但是,把握诗歌意象要避免思维定势,如《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屮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人们的思维定势屮,一•谈到菊花,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木诗作者之所以喜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在百花之屮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菊花高洁的气质无关,如果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并,就会导致失误。(可参见“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部分中的“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1.品语言品语言是要品诗歌屮的重点字词、关键语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句,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考题设置的一项内

7、容。如唐代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韦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字的理解,关系到对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再如辛弄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冋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