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16532
大小:248.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11
《金匮要略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本篇对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及预防等方面,作了原则性的提示,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1[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
2、不足,损有余”,是其意也。余脏准此。(1)2[提要]本条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以肝病为例说明治未病的思想,并提出虚实异治的治疗原则3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叫治未病、为什么要治未病以及怎样治未病第二自然段指出肝虚证的治疗方法第三自然段提出虚实异治的治疗原则4上工——见《灵枢经·卷之一·邪气脏腑并形第四》:“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合参而行之者,为上工,上工十全其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共十全其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其六。”上工,指医术高明的医生。5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泛泛的讲,治未病有三种含义(1)未病先防
3、: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治谓也,夫病已成而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早期治疗:如《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3)既病防传:治疗可能传遍但暂时未病的脏腑。本条文即此含义。6实脾——即调补脾脏7为什么肝病传脾?《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各传其所胜”。《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生而侮所不胜”因木克土,
4、故肝脏有病必向脾脏传变。故在治疗肝病时首先应当调补脾脏,杜绝肝邪的蔓延。8肝病传脾的条件尤在泾:“肝脏病唯虚者受之,而实者不受;脏邪唯实者能传,而虚者不传”。说明疾病的传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已病脏腑邪实,二是未病脏腑正虚。以肝病为例,即在肝实脾虚的情况下肝病才能传脾。9四季脾王——王,音义通旺。脾属土,土寄旺于四季,故云四季脾旺。《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此处可理解为一年四季脾气都很旺健之意。10补用酸——酸药以补肝之体。因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而用阳,肝虚证多
5、是肝阴虚。11助用——即佐用。示人用量不可过重,药味不宜过多,因为肝阴虚所生之热与火均为虚热虚火,用量过大容易化燥伤阴焦苦——炒焦炮制。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炒焦后性禀温热入心,使心气旺而助其肝用。再者苦寒药容易败胃,炒焦后避免败胃的副作用12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甘入脾13本条小结1.治未病即是预防疾病从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传变。如:肝病容易向脾脏传变,那么,在肝邪尚未向脾脏传变之前即行调补脾脏,这就是“治未病”。其目的是截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阻止疾病蔓延、发展。2.以肝虚证的治法,即酸补苦助甘调为例,说明虚证的治法。
6、3.提出了虚实异治的治疗原则。14[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覚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
7、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2)15[提要]本条从整体观念出发,论述疾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预防思想和早期治疗措施。1.整体观念2.发病学说3.预防原则⒋早期治疗原则161.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正常的气候有益于人与其它生物的生长发育,而反常的气候就会影响人与其他生物,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而发病与否,关键还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172.发病学说:对于疾病的发生,张仲景概括为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内传脏腑;二者,皮肤受邪在四肢九窍、血脉等体表部位流传;三者,房室过度
8、、金刃虫兽伤害致病。仲景发病学说的特点是以脏腑经络分内外,六淫邪气为主要致病原因,以邪正力量的对比决定病位的深浅。183.预防原则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保证“五脏元真通畅”,具体预防措施归纳为:(1)养正气;(2)守法纪;(3)防灾害;(4)慎房室;(5)节饮食;(6)调寒热。19[原文]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