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1304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阅读——开启数学宝库的金钥匙-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阅读——开启数学宝库的金钥匙人教版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屮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数淫阅读的内涵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对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i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概括地说,数学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准确地理解原文;较快的阅读速度;捉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2、问题的能力。数学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象化的符号系统,它一般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数学的文字语言大致和仃常语言相近,但专业性强,往往难以领悟其主旨。符号语言的特点是抽象、简洁、概括,但学生极易混淆。图形语言的特点是直观形彖,但有局限性,不够精确,学生往往产生识图困难。三种数学语言间的相互转换,一直是教学难点Z-O对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弟异的重要原因。二、数学阅读的特点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有许多共同之处,都需要认读、理解、鉴赏,都讲究阅读记忆、阅读速度、阅读技巧。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
3、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对指导数学阅读有重要意义。数学阅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卜•几方面。1.不能略读,必须精读。曲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严谨性及数学“言必冇据”的特点,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语言中的一字之差,符号的一笔不同,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除”与“除以”、“包含”与“包含于”、“绝对值不大于5的正整数”与“绝对值不大于5的整数”等。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证明时,必须对每个句子、每个数学术语、每个数学符号、每个图表都认真细致地阅读分析,才能领会其含义。2.不能只
4、读,必须听说读写结合。根据认知心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数学学习的过程分为信息输入、相互作用、操作训练、信息输出四个阶段”。听、说、读、写是数学学习的四种基本活动,属于信息输入加工阶段的听、读活动是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认知加工过程;而说和写的活动则使初步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臻于完善,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1.不能望文生义,必须进行逻辑推理。通常的阅读材料大多是“所见即所得”,也就是说,理解和感知好像融合为一体,读了也就懂了。但是数学阅读往往不是这样,阅读时必须运用逻辑推理思维。比如,冇时候我们能够认得阅读材料屮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却不能理解它们所表达
5、的实际意思,这是由数学语言的抽彖性和数学的逻辑性决定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读感知材料中冇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理解所读数学材料所蕴涵的逻辑意义,才能止确地依据数学原则分析它们Z间的逻辑关系,最后真止理解材料,形成认知结构。2.不能仅凭单向线状思维,更要求思维灵活转换。数学材料屮的语言可以说是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交融,且在一般情况下进行转译,数学阅读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传化机制。所以,在阅读理解的过程屮,需要善于灵活地跳转思维和有意识地停顿,理解领会与此语言信息意义相等价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形式,由此及彼,融会贯通。
6、三、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捉高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相结合。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师应创设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抓住吋机,引导学生阅读。2.范读、导读和独立阅读相结合。由于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彖性和严谨的逻辑性,所以教师要做示范阅读,可以选择书屮典型的内容,向学生传授阅读经验,边读边讲,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概念的内涵和相关知识的本质。特别耍选那些看起來“平淡
7、”,读起來“易懂”,但是易疏漏的知识点作阅读示范。比如,读到教材屮“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学生不易理解它的含义,此时教师应该分层次地进行解释,“有”表示直线的存在性,“只有”表明它的唯一性,就是“存在唯一”,“确定”两字包含T“冇”和“并且只有”的双重意思。导读,就是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先列出阅读提纲和思考题,再让学生阅读并冋答思考题。这样既能使阅读更有针对性,又能引导学生读得更深入,引起更多的思考。教学中应避免让学生把问题只读一遍的做法,要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在读屮思,思屮读,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冇声”的效果。范读、
8、导读最终目的是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2.被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