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厌作文风”的根源与对策

试谈“厌作文风”的根源与对策

ID:43611302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试谈“厌作文风”的根源与对策_第1页
试谈“厌作文风”的根源与对策_第2页
试谈“厌作文风”的根源与对策_第3页
试谈“厌作文风”的根源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谈“厌作文风”的根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谈“厌作文风"的根源与对策岳阳县大锻中学徐峰黄小凤目前,有不少中学牛•对作文提不起兴趣,校园里正蔓延一股“厌作文风”。这股风如任其发展,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将受到严重冲击,我们的希望工程也将遇到挑战。因此,对于这股风绝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中学生厌倦作文的根源何在呢?一、命题被动。作文课上,大凡都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处于被动挨考的地位。老师出题,学半写,学牛始终处在消极应付的状态中,哪有写作激情可言。为完成任务写,为应付考试写,在索然乏味的教条中写……这些因素使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产生矛盾,形成压力,导致了学生对作文

2、产生的困惑和厌倦。二、题目单调。从小学到中学,大都是那些类似的题目,什么“难忘的一件事”、“一个……的人”等等。这些重弹的老调,缺乏应有的生活情趣,没有情感引发点,学生要说的话、想发的感、想抒的情、想议的理在作文中难以找到发挥的空间,于是只能代之的弄虚作假,东拼西凑,无病呻吟,照抄“老皇历”。三、写法受限。教师的指导念的是“读写结合”经,学什么体裁的范文,就练什么体裁的习作;学到什么写作方法,就务必依样画葫芦,一系列框框、套路,似乎构成了新时代的“八股”规章,这无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四、批改老套。学生好不容易

3、“磨”出一篇文章,可惜永远只有一个读者一一语文教师。老师阅罢,要么轻描淡写地打上“及格”,要么不着边际地写上“中心明确”、“层次清楚”等字样,要么不痛不痒地拾出几个缺点。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获得的是老师千篇一律的“终审判决”,学生原有的一点儿写作兴趣也就荡然无存了。从老师命题,指导到学生写作,再到老师的批改、讲评,如此单调的周而复始,不仅生性活泼、思维敏锐的青少年受不了,连老师自己也甚觉呆板与疲乏。试想,如此状况,怎能写出具有创意的文章?那么,面对上述情况,我们必须对作文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新的激励机制,

4、将丰富多彩的写作教学引入今天的课堂。一、面向生活。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不断给人们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所有这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首先必须引导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在写作情感目标上要求学生升值定位,提倡和鼓励学生冲破个人狭隘感情的咏叹,进而上升为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对祖国前途的思考与探索。必须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进化的观点感受时代。凡是社会热点,时代热点都应成为写作题材。二、改革批阅。笔者自一九九六年下期起就作文批阅

5、实施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推行“三互开放批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全班学生的作文推向课堂,放手让学生互阅、互评、互改,充分发挥每篇作文的“社会效益”。学生在互批过程中,都把自己视为小老师,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对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以及遣词造句都一一进行认真的批改和点评,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再则,通过互批和比较,“比”出了自身作文的“优”和“劣”,对作文的再次修改获得了新的启发。这样的批改形式,不仅对学生完善写作知识,唤起写作兴趣具有很大裨益,而且大大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三、激励兴趣。“兴趣是成功的

6、一半”。语文教师必须设法激励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和持久的写作兴趣。要营造一种作文有人看,有人评,有人赞的激励氛围,使每篇作文都尽可能拥有最广大的读者。我们可能通过评选佳作,校报刊发,表彰奖励,优文专集,向语文月刊推荐精品,让学生轮流担任“嘉宾主持”等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鼓励学生勤练笔,提倡学生写日记、写散文、写童话、写诗歌,从“练中得法”、“练中悟道”,使文情并茂的优秀作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四、更新命题。命题的更新,是作文教学中的艺术。一个被学生喜爱的题目,能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7、如何命题才能对学生写作有益呢?笔者认为,要素有三:一是“新”。要十分注意把小作者的思维从“陈年老酒”中调出来,去感悟和书写自己的新生活、新见解、新启迪。如《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家乡新貌》、《的新风釆》等等。二是“活”。即在选材、体裁等方面让学生灵活掌握,使之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喜爱的篇章形式尽情发挥写作之“长”,亮出各自的真情实感。如《心中的骄傲》,可以写“我”心中的骄傲,也可以写他心中的骄傲;题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体裁可以是记叙文,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三是"宽这是相对选材的范围而言的,要十分注重给学

8、生以尽量大的发挥空间,使学生有材可选,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笔者提倡命范围题。因为这类命题,便于学生展开联想和融入自己的观点,以凸现小作者的个性。再则,还须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进车间,进超市,进乡村,进连队去体验生活。然后写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调查报告”、“参观感悟”等。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开阔知识视野,提升写作技能,更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总之,中学作文教学通过从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