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流传研究综述

新闻流传研究综述

ID:43599861

大小:8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1

新闻流传研究综述_第1页
新闻流传研究综述_第2页
新闻流传研究综述_第3页
新闻流传研究综述_第4页
新闻流传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流传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作者:陈力丹王辰瑶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屮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山新闻爭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本文通过翻阅2005年国内较重婆的10余种新闻传播滸刊物中的近千篇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1、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

2、能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和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噺提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新闻学界在论述媒介角色、责任与效能的时新话语。有的研究者对应关于和谐社会的特点,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推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I制的营造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还有的研究者指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媒体应该凸

3、现“建设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性”较Z过去的提法更具时代气息,而“以人为本”则意味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交流平台,顺应价值观多元化的多中心社会[l]o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做了辩证解析: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掩盖问题、报喜不报忧。正视并揭示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不和谐因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丨I标并行不悖。不能将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理解为可以回避甚至掩盖社会的某些不和谐因素。大众媒体掩盖社会孑盾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Z内营造出表面和谐的景象,但只冇正视矛盾才能长治久安,实现真正的和谐。“和谐”归根到底是媒体、民

4、众和政府三者互动的结果[2]。2、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热点新闻引发的思考2005年,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年内的儿起新闻事件不仅带来了有关这一话题的热闹言说,研究者也希望能借着这些问题在伦理争论Z后达到共识,形成可操作的新闻职业规范。事件Z—是老艺术家孙道临要求付费采访,引发新闻业界、学界关于付费采访是非的讨论。付费采访在我国体育和娱乐报道领域己经出现。赞成付费采访的人多认为:既然报纸要靠信息卖钱,那么被采访对象因为捉供了信息而应该获得一定的报偿。反对-•方则认为,如果简单地耙商业化原则推及到新闻采访,可

5、能会使社会形成“一切东西都可以用钱收买”的观念,破坏公益性原则。在正反方并不激烈的交锋中,个较为中立的看法逐渐成为主导,即在某些悄况下,付费采访无可序非,但是一定要冇底线。明显涉及公众利益的,被采访对彖不能提出付费请求,而媒体付费垄断公共信息的新闻采访权则属恶意竞争,应受到谴责[3]。事件Z二是履门《东南晚报》记者柳涛在雨中等待近一小时抓拍骑车人摔倒,引发了人们对于记者职业行为边界的思考。最初赞成和批评的网上观点儿乎一半对一半,后来批评懑见上升。研究者认为,救人第一、拍摄第二应是摄影记者的不二法则。当事的记者编辑对一个骑车人摔倒

6、本身不当回事的冷漠心态需要警醍。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位记打具有很高的新闻敏感,他作为普通公民没有义务站在风南交加的马路上捉解路人当心水坑[4]。这种观点忘记了记者背后是拥有话语权的大众媒体。对大众传媒从业者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乃是出于权责对等的考量,而不是道德上的“苛责"。2005年6月13日,中国记协和中宣部新闻局召开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徳座谈会,会上对于一些记者见义勇为行为的表影实际上也再次申明了“助人”先于“采访”的职业道德准则[5]。爭件之三是美国新闻界年内先后爆出的“古兰经风波”、“深喉爭件”和“特工门爭件”,这些事

7、•件都涉及到新闻报道中匿名信源的使川。匿名信源有助于记者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确保人民的知情权;但滥川匿名信源则可能导致传媒公信力下降,甚至出现丑闻,例如《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就炮制了多篇使用匿名信源的假新闻。记者履行隐匿权还可能引发司法纠纷。解决办法一是制定匿名信源的使用规范,如编辑部高层掌握信源、不把匿名信源作为唯一消息來源等:二是在司法公正和记者保密特权Z间进行权衡。如何使用匿名信源,发达国家的新闻界己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我国在匿名信源问题上的主要问题,是记者捏造匿名新闻来源或在新闻来源方面以保密为由故弄玄虚,这与发达

8、国家出现的隐匿权问题的性质和背景差别较大[6]。3、新闻与法治:权利冲突与权界限定知情权是记者采访权的基础,然而新闻传播的特点与维护公民的隐私权存在才盾冲突。在知情权、言论自山和公民的隐私权保护之间划出一条界限是近而年來一些立法者、法官以及有关学者孜孜不倦的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