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之策略

浅谈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之策略

ID:43595133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浅谈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之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之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之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之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之策略宿迁市湖滨新城皂河中心小学朱昌金[摘要]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研究表明数学学科学习策略特别是认知策略的教学与训练是可行的、有效的,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中、差生效果极明显,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解决策略和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吋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中想做的时候。可见,科学学习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策略。要想使学生学习好数学,就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

2、科学中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科学地学习数学呢?我根据新课改的目标并就自己的平时教学实践活动,简单的谈谈几点做法,以便和大家共勉,共同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一、创造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科学学习之策略。现代新型的师牛关系是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关系。想让学生热爱老师,老师首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科学的培养师生关系,学生只有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才会对你产生敬佩,从而科学的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能把他对老的这份情感很科学的迁移到他所教的学科上。在教

3、学中,问我先同班里的数学学困生处朋友,先取得他们的信任,培养他们的热爱精神,使他们从开始的不喜欢转变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变要他们学为自己要学、自觉主动的去参与探索。教师更要科学的对待学生,教师把微笑、鼓励等带进课堂,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作数学活动的朋友和同伴,使学生自觉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尊心,科学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能科学的思想、大胆提问、大胆创新,从而很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创设情境,科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策略小学生学习一般从兴趣开始,教师要善于创设

4、情境,科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良好的师范,在课堂上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给予学生亲切愉快之感觉。那些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都会产牛惊异感。记得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首先调动学牛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急于知道应该怎么计算的心情。当时我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圆周长计算这个知识,谁要能学会熟练掌握它的计算方法,他不但能计算一般圆的周长,而且还能计算出地球赤道的周长。大家听到后,兴趣马上高昂起来,跃跃欲试,有些性急的学生还迫不及待的说「'老师你快教我们学

5、吧,我们等不及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灌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产生对要学的知识迷恋不舍的程度,在学习后,他们会达到满足感,觉得书是他们的良师益友,自己能从中受到启发,并由此产生欢快高兴的心情。三、体验成功,使学生在快乐中科学学习数学之策略1、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学生能科学的学习数学。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喜欢受表扬的特点,我在课堂上采用科学之策略,对学生实行多表扬,多鼓励,激发他们从小对学习产生良好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要注意用科学的策略多表扬学生,多鼓励学生,

6、激发他们从小对学习产生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2、采用激励式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科学的学习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以人为本,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机会,适时鼓励、表扬、赞赏,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3、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科学的学习数学。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

7、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科学激励和强化,使学生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总之,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育策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尊重客观规律,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的方法,充分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学生。参考文献:

8、[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一一与课程实施者対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3]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