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

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

ID:43592435

大小:3.62 MB

页数:189页

时间:2019-10-11

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_第1页
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_第2页
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_第3页
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_第4页
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21/10/22第8章神经症2021/10/22第一节概述神经症(neurosis)的描述性定义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许又新,《神经症2》,21页3.作为一种精神障碍,神经症妨碍着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1.意识的心理冲突2.持久性4.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5.精神痛苦2021/10/22一、流行病学各类神经症患病率(‰)城市农村总患病率神经衰弱14.0212.0513.03癔症2.095.003.55焦虑症1.491.471.4

2、8恐惧症0.600.590.59强迫症0.300.290.30疑病症0.3000.152021/10/22二、神经症的共同特征(一)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二)患者病前常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和人格基础(三)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四)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五)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六)社会功能相对完好与神经症相关的应激因素特点强度不大,但数量多,反复发生主要是引起内心冲突的应激事件理念上知道怎样处理,不能付诸行动更多的应激来源于内在的心理欲求不满足2021/10/22三、神经症的分类ICD-10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

3、碍:恐怖性焦虑障碍其它焦虑障碍强迫性障碍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其它神经症性障碍2021/10/22CCMD-3关于神经症的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一项:(1)恐惧(2)强迫症状(3)惊恐发作(4)焦虑2、严重标准: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4、排除标准:(5)躯体形式症状(6)躯体化症状(7)疑病症状(8)神经衰弱症状2021/10/22五、神经症的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简易心理自我调节经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2021/10/22第二节分离(转换)性障碍2021/10/22第一节概述分离(转换)性障碍

4、:又称癔症、歇斯底里症分离:是指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识完全或部分不相符。转换:是指相对重大的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紧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后情绪反应便消失或褪色,这时的躯体症状。由于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诱发,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2021/10/22第一节概述分离(转换)性障碍:一般发病较急,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2021/10/22暗示性:个体所具备的接受暗示的能力,受到年龄、性别

5、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暗示和自我暗示:在一定的环境下,处在一定的情感气氛中,个体对外来的影响无条件接受的情况称为“暗示”而对于来自自己的影响无条件接受的情况称为“自我暗示”。2021/10/22本症多于青壮年期发病,首发年龄以20~30岁最多,起病突然,可有多次发作,尤多见于女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高。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患病率女性为3-6‰,国内流行学调查资料中,各地报道的差异很大,约占神经精神科门、急诊总数5%~10%。近年来,癔症发病率有减少趋势。一、流行病学2021/10/22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学正常状态的分离是一种用于处理重大精神创

6、伤的适应性防御。目的是减缓或防止精神功能被创伤压垮。在分离性障碍中,这种实施有意识的、有选择性控制的能力被认为是受到损害。一般认为童年的创伤性体验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性障碍的重要原因。精神因素是否引起发病,引发何种类型发作,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人格素质)。2021/10/22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性分离的病因基础有以下说法1.心理学理论Janet推断具有素质性的“心理性不足”,致使他们面临恐惧性经历时有分离的倾向。分离(Janet1889年提出):意识中的部分观念和认知过程从意识的主流分离出去,转变为精神症状,如遗忘、意识障碍、神游等。弗氏认为分离的作用

7、在于把令人痛苦的情感和思想从意识中排除掉。2021/10/221.心理学理论转换(弗洛伊德1894年提出):压抑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躯体症状,原发和继发双重获益(回避内心冲突和现实)。病人的特点是通常对躯体功能障碍持漠不关心的态度。“原发性获益”:患者无意识地以疾病的方式来寻求得到精神上的补偿的情况“继发性获益”:无意识地以疾病的方式寻求获得实际利益的情况2021/10/223.心理社会因素一般多由急性精神创伤性刺激引起,亦可由持久的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内心痛苦引起。尤其是气愤与悲哀不能发泄时,常导致疾病的突然发生。一般说来,精神症状常常由明显而强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躯

8、体症状多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