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80018
大小:132.3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1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调研报告一、园区建立背景为加快区域发展,承接发业转移,我县依托丰富矿产、特色农副产品、中药材等资源以及地理优势,积极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工业强省”战略,把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确定为当前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推进工业兴县战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县域内建设以山峡、淇滩、官舟、洪渡、塘坝为重点的沿河工业园区,采用“一园五区”的总体布局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使工业经济不断向多元型、经
2、济型、科技型、环保型、节能型循环经济转变,产业重点逐步向能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民族制药业和密集型轻工业等方向发展。我县规划布局了“一园五区”,即山峡生态工业区、淇滩循环经济工业区、官舟山羊科技工业区、塘坝矿产品加工区、洪渡食品工业区,于2011年10月24日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11年12月8日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研究并批复。园区规划面积为6928.48公顷,规划建设用地为3641.96公顷,规划总投资54亿元。山峡生态工业区、淇滩循环经济工业区、官舟山羊科技工业区为我县“十二五”优先建设区。二、基本功能定位、拟定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一)基本功能定位
3、:通过不断努力和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发展能力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具有高质量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贵州省重要的以矿产品加工、轻工业、建材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成为沿河县新型工业化的试验田,带动沿河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集中区。(二)拟定发展模式: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环保压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成为了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和客观要求,因此,我县工业园区拟定的发展模式为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沿河县经济增长方式,有
4、利于缓解沿河县发展的资源约束,缓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为工业布局的合理优化和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提供新的契机。加快推进沿河县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突破口。(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30年未,沿河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28平方公里以上,工业用地22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330亿元以上,实现税金15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城乡就业11万人以上。在203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向工业化后期阶段过渡,形成工业为主、工贸并举、三产协调外向型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园区。1、近期(2015年):“十二五”期间是工业园区集聚发展阶段,应抢抓
5、历史机遇,对于符合产业门槛和产业方向的产业,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工业经济的规模。基本实现沿河工业园区启动引导阶段。沿河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8平方公里,工业用地7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山峡生态工业区大部区域、启动淇滩、官舟山羊科技工业区局部区域。引进建成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大工业项目,基本形成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矿产品加工业、建材产业、氟化工等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基本建成主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管理服务体系;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工业总产值105亿元以上,实现税金5亿元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
6、利用率8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水耗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带动城乡就业人数达到3.5万人,基本形成工业园区生态环保体系,工业园区绿化率达到25%以上。(2)中期(2020年):“十三五”期间,是工业园区产业扩张阶段,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初步完善,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更加注重质量,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多个支柱产业。沿河工业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进一步发展,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初步建立起沿河工业园区的品牌形象,工业园区急剧扩展;沿河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11平方
7、公里,其中产业用地16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6平方公里;在完善山峡生态工业区的基础上,扩大淇滩、官舟山羊科技工业区的规模,并适时启动洪渡和塘坝矿产品加工工业区的建设。园区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实现税金9亿元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水耗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带动城乡就业人数达到6.5万人,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生态环保体系,工业园区绿化率达到30%以上。(3)远期(2030年):“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是工业园区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