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

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

ID:43564648

大小:56.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1

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1页
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2页
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3页
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4页
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1参考答案:A(B平添冠名权gikmC追溯胡蚌相争yUD影碟卷帙浩繁)开幺容形势十分危急,••••2参考答案:C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或指声音微弱而悠长。或在某方面继承者稀少。此处断章取义,理解为“不停”。3参考答案:B主谓搭配不当,“文化体制改革”与“不断增强”不搭配。句式杂糅,去掉围绕”。4答案:A5答案:B沿袭6答案:C连词,表目的。A代词,这里助词,句末表语气。B表判断表停顿。D介词,引出宾语介词,表被动。7答案:C重点写贤相与奸相,对庸相则数笔带过。8答案:C9翻译下列句子。(1)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

2、4分)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2)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3分)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便考虑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i争,我便考虑怎样贬谪他们。(3)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3分)从这一点懂得一国的政事,万人的性命,维系在宰相一人身上,难道可以不谨慎对待吗?10结合全诗,赏析诗人的形象。参考答案:全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自斟自饮、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2分)首句写诗人体弱多病借酒消愁,写出了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第二句写天寒岁暮,诗人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吊影自伤,写出了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忧愤;第三句

3、写诗人看到眼前的积雪和梨花一般洁白,因景生情,第四句写诗人想到了明年的自己又漂泊到了何处?谁人又漂泊到了此地?三四句写出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感到前途渺茫、因饱受漂泊之苦而思念故园。(3分)全诗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忧愤,对前途渺茫的担忧。(2分)11答案:(1)既窈窕以寻壑泉涓涓而始流(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3)山原旷其盈视(4)休说餉鱼堪脍12C/A.“尽才尽气”并不要求“超量地付出才与气”。文中说“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并不是意味着“尽才尽气”“就是是追求现代人所说的绝对自由”。B.根据文意,消极自由也是尽才尽气的一种表现。D.说法不准确。初唐

4、诗歌表现了尽气的生命精神,晚唐诗歌表现了尽才的生命精神,盛唐诗歌表现了尽才尽气的生命精神。13.D/A.唐代第一流的诗人不仅是指李白和杜甫,也包括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和杜牧等人。B.韩愈“谏佛骨”,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这两件事与后世中国文学没多大关系。C.李商隐和杜牧一生中似乎没什么“亮点”,但他们用“美丽的诗歌”证明了“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他们的才智在诗歌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也可称得上是“尽才”。14.答案要点:①所谓"尽才尽气”,就是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与气,就是要自尊自爱,追求自由,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文本理解)②现代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善待自己,勤奋

5、苦练,高扬人性美好,活出精彩,以不负此生,不虚此生。(得分点:准确理解“尽才尽气”的内涵2分,结合自我、社会谈如何“尽才尽气”2分)15(4分)引出下文,由剑桥冬天的寒冷引出对春的向往;(2分)欲扬先抑(或对比反衬o(2分)16.(5分)①引用,表明时令特点;②比拟,写出春天来临的轻快;③排比,写出春风的轻灵与无处不在;④反问兼拟人,强调对春风的喜爱之情。(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3分,答对四点得满分。)17.(4分)“卷藏”二字纳千里于尺幅,巧妙表达剑桥两岸美景的丰富;(2分)“卷藏”二字简洁形象生动。(2分)18.(8分)要点提示:①通过对剑桥冬天的冷艳之美和

6、春天欢跃景象的描写,②通过对剑桥丰厚历史文化蕴涵的赞颂,③通过对剑桥"心教”特色的感悟和赞赏,④通过对剑桥古趣的欣赏联想起故国的温情,⑤表达了对剑桥的喜爱和嘉许之情(3分)。【前四个要点共5分,其中,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第五个要点3分】19参考答案:(1)(6分)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借写其所,自在生息,人和自然和谐,远离世俗尘嚣,宁静安详。(2分)“对岸”乐土孩子单纯的渴望,描绘了一个晨耕暮归的美好的“对岸”世界;表现出一种纯净、美好生活的追求。(2)(6分)“对岸”的生活,是理想中的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1分)我国文

7、学作品《桃花源记》(或《边城》)虚构的世外桃源,与之相似。(1分)“我”勤劳质朴,自然万物各得想象“对岸”是一块自由的乐土: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令人神往,作者甚至甘愿做一个渡船的船夫,为理想而不懈追求。(2分)20(1)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写对1个得1分,写出5个得5分)(2)答案(供参考)观点:孔子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学习书本知识则在第二位。(3分)①如何看待:这种主张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仍有现实意义。只有不断求真、崇善、爱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