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思考与练习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考与练习

ID:43540048

大小:70.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10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考与练习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考与练习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考与练习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考与练习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考与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考与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怎样认识晚清“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晚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已经从政治舞台上败下阵來,沦为流亡海外的清议派,无力再和地主阶级顽固派进行重人政治斗争,转而乞灵于文学,在前一阶段批判探索的基础上,接连发动”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都是想从改良文学着手,造就一•代“新民”,继续推行改良主义。为此,梁启超提出一连串新文学理论,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了、饮冰室主人、新民了、屮国之新

2、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Z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的口号一起是梁启超1899年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的。梁启超指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认为作诗“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乂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其新意境乂称”欧洲意境”,是以资产阶级新思想和资本主义新事物为”诗料”的。①从他盛赞《灭种吟》和黄遵宪的《军歌》,乂可见他的新

3、意境是以爱国主义为最高标准。这种”以I口风格含新意境”的主张,从理论上解决了古代旧诗体如何为新时代、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问题,为旧体诗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幕。1902年,梁启超又在《新民丛报》第一号的”绍介图书“栏和第一版《饮冰室文集》(1903)序中申明文界革命的目的在”播文明思想于国民“。他在报章上发表的大量散文实践了这些主张,被称为报章体或新文体;因代表作主耍发表于新民从报,又称新民体。后来,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这些文章务为平易畅达,対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显示了“文界革命”的主耍成绩。通过”文界革命”的理论和实

4、践,中国传统文言文得到空前解放,找到了向白话文过渡的途径,其功绩反而人于晚清白话文运动。1902年11月,梁启超在日本创办中国第一种文学报刊《新小说》,并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随后即在新民从报上说明其宗旨”专在借小说家言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励具爱国精神,一切淫猥鄙野之言有伤徳育者在所必按”。并屮述专刊小说理论文章,要求”人指欲为屮国说部创一新境界,如论文学上小说之价值,社会上小说Z势力,东西各国小说进化之历史,及小说家Z功德,中国小说界革命Z必要及其方法等”。这就是改良派小说的

5、理论纲领。在《论小说为群治Z关系》中,他把小说分为”理想派”与“写实派“,认为前者“常导人游于他境界“,后者能把现实社会的情状“和盘托岀,彻底而发露之“,两派都具有“熏"、“浸“、“刺“、“提“四种感染力,”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这一论点不仅接触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问题,而也揭示了小说的艺术特征。据此,作者明确指出:”小说为文学Z最上乘也。”彻底粉碎了轻视小说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中国文学诸品种之间的结构关系。接着,作者猛烈抨击旧小说中的各种各样封建性糟粕,指斥它是“中国群治腐败的

6、总根源”,终于得岀“今FI欲改良群治,必口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口新小说始“的结论,在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中表现了苹新小说的强烈愿望。②另外,在这篇论文和改良派其他许多小说论文所列举的例证屮,还都包括一些戏剧作品,可以认为,梁启超等人的小说理论也是包含着戏涮理论在内的。(王晓文)①梁启超:《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②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近代文论选》第1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2.谈谈裘廷梁的白话主张。裘廷梁(18571943)无锡白话报创办人,又名可杼,字葆良,

7、无锡城内沙巷人,著有《可檸文存》传世。早年有才名,为“梁溪七子''之一,出身仕宦。1885年乡试中举后,绝意仕途,致力于开通民智和变法维新的宣传,是最先利川口话文办报的改良派知识分子之一。19世纪2()年代初新文化运动兴起,他积极提侣白话文,并热情赞助平民教冇活动。“丿Ll八”事变后,他担忧国家命运,呼吁政府发展科技加强国防,并作诗控诉FI寇罪行。近代维新派文论家裘廷梁,在“文界革命”中率先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口号,配合黄遵宪、梁启超等人主张近代文学话语转型的倡导,对屮国近代文学话语的文化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

8、的"崇白话而废文言”说,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现实理由,为近代口话文理论奠定了基础,为近代文艺美学初定了文学语言的审美取向一一以通俗简易为美.这是近代文学的语言学美学研究最突出的成就他的《论白话为维新Z本》集屮体现了他改良文字的理想和决心。他在文中直陈文言的弊端之处:“独吾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何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