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毛笔书法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少儿毛笔书法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ID:43537114

大小:437.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0

少儿毛笔书法入门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少儿毛笔书法入门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少儿毛笔书法入门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少儿毛笔书法入门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少儿毛笔书法入门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儿毛笔书法入门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吊族教曇针刻丈徇草秦练好书法的核心是用笔,控笔,前期会重点训练孩子们控笔技能,可以通过以毛笔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锻炼控笔能力。教学大致分三个部分1基础笔画,结合运笔笔法教学2字的框架结构教学,3作品创作教学,章法,落款,书法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个人学习和教学经验,一只好的兼豪毛笔尤为关键,小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才会更有兴趣更有恒心坚持下去。教学用书;学生推荐用书BvBvAvftvAv田藝章毛笔楷书入门教程•¥;為掾JA紜v・*£乍>W・:1一尔時有餘贰土座<時1.rk.IV®辺<三輛烷雀潼闕詩典多【侶也致汀凹

2、首一為敢教学用字例图・川4;国肝讷4G下午&48(>?•47%■I川I中国联通4G下午5:47@47%■!<楷书字汇<•■I■中㈢妖点4G卜干5:47@47%・<楷书字汇町〈楷书字汇吃十•⑥★2016-05-3140691次问读2016-05-3144737次阅读■申rrvj■—kZ广■'、谓編入评论内容*_J""中生联通4G下午5:48@47%・<楷书字汇«.•II中国4G下午5:48◎47%■<楷书字汇««⑧★2016-05-3119679次阅读/⑥★2016-05-3121193次甸if九七乙<卜二見八厭一1.I

3、II下午548・.;・:「儿■•皿中也<下午548@47%■•皿中S1IX通4G<下午5:・8倉47%■*力i口屍廣'才幹乃億巾典弓e寸辭刀個山為乙門夕下士A勺千上義九大工斗孑麽•・“怜材iAMAifte内6诵第入评诊內客第一讲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臥横我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Illi、可直。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

4、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第二讲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笫三讲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第四讲&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Z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如杲冇屮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第五讲10.左小上

5、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屮间稍偏下。・笫六讲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瓦悬针竖长以配左。-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第七讲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便Z生动,联系密切。・15、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16、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第八讲17、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

6、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18、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另左右两点写不法与其和同),这也与収斜势冇关。19、空档均匀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齐个空档均匀。・第九讲20、钩对中心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登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21、四周平稳凡带方框的字,外框平稳方正,不能倾斜成平行四边形状。-第十讲22、内满偏左方框内的结构单位应占满内部空问并稍稍人偏左。-23、无画包竖当口内无笔画时,口框右下角横伸出以包竖。・第十一讲24、有画包横当口内有笔画时,

7、口框右下和竖仲出以包横。・25、交叉居中撇捺交叉点宜在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上。・26、捺不重复凡有两捺以上存在时,只须伸展一捺,英它变点27、笔断意连虽然笔笔独立,但务使上笔与下笔之间,运动轨迹自然,有一内在联系。・第十二讲28、撇尖进框由上撇F框组成时,一般撇尖插入框内。・29、内收外放中间聚拢,字外围经散放开,与颜体字相反。・30、撇起竖右在冇竖与撇相连的字中,撇的起笔位置一般在竖的右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