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

湖南省浏阳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

ID:43527093

大小:55.3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09

湖南省浏阳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浏阳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浏阳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浏阳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浏阳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浏阳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浏阳四中2018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答案】B【解析】孔子站在贵族阶层角度提出仁的学说,但是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并非一视同仁;墨子站在小生产阶级的立场,反对有等级的爱,主张真正的博爱,因此阶级的差别是造成思想差异的根源,故答案为C项。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都是在社会大

2、变革时代,排除A项;B项不是根源,排除;二人均是针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状况提出各自的主张,谈论的问题相同,排除D项。点睛:本小题属于对比型试题,二者的不同点有许多,要注意题干所问“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程朱理学内容的是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B.“存天理,灭人欲”C.“以法治国”D.“格物致知”【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程朱理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属于理学的观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朱熹主张“存天理

3、,灭人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以法治国”属于法家思想,故C错误,符合题意;“格物致知”属于理学观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儿子要顺从父亲的任何行为,小辈要无条件的尊敬长辈,所以与儒学宣扬的道德相符合,故答案选择D项。A项内容的表述与材料内容相反。B项本身说法错误

4、。C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注重儒家伦理道德4.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本质相同,即都承认天理是万物的本源,追求天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必须摒弃欲望才能够实现对天理的感悟,故答案为B。AC两项是陆王心学的主张,D项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排除ACD。考点:中国传

5、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5.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①黄宗羲“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③陆九渊“心即理也” 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题干,①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有利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现代化;②、④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民主,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故B项正确。③陆九渊是南宋时期心学的代表人物,宋明

6、理学压抑人性的自然欲求,为现实专制统治服务,故不利于思想的理性发展,故③与题干要求不符。因此ACD三选项排除。6.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治【答案】A【解析】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实现“仁政”,通过统治者的亲身示范为普通民众树立榜样;而苏格拉底则认为应该通过道德教育来扩充人的善性,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即通过对民众进行善的知识的教育即能不断提升个人道德水平,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与

7、上述史实特征不符。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为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即美德.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7.“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的理论有利于()A.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B.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做到“三纲五常”D.“春秋大一统”

8、【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