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ID:43524453

大小:20.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3、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4.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理解结构1.请一位同学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再次熟悉文意,准备有创造的复述课文。2.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师鼓励评价。3.提问:课文是以什么线索来记叙桃花源的?师提示:桃花源可以说是一处美景,写景类文章大致有些什么线索。明确: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4.师生结合线索,

2、归纳课文结构明确: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二、感知文意,合作探究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明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你觉得景色如何?有什么作用?明确:“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幽美,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桃花源的地理位置如何?明确:“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3、闻。”(环境优美宁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乐幸福)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明确: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明确:“处处志之”(为下文作铺垫)“寻向所志”(增添神秘色彩)8、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9、为什么渔人后来寻不到桃花源?明确:桃花源,

4、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10、谈谈你对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写法的理解。明确: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如文章首尾照应,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如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惝恍迷离,便是最堪寻味之笔。三、研讨(1)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

5、作了铺垫。(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因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3)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       (用四个字:避秦时乱)(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答案应是两方面: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6)为什

6、么桃花源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7)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似有实无,似真而幻,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8)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厌恶这一现实,向往美好社会,但又无法实现,就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

7、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9)本文出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无人问津。四、拓展延伸1.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不讲诚信,你觉得“渔人”的品行如何?参考:以今天普遍提倡的“诚信”道德观而论,我们说渔人确实言而无信;但渔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说明了他的向往,也是一般老百姓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2.渔人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