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ID:43524005

大小:198.79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09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昆明市2019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美好生活表达了人存在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具有世界性,是各民族国家普遍的向往、共通的命题;另一方面具有民族性、契合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在此当中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一方面具有超越性,指向了人的丰富和全面;另一方面具有现实性,要立足于当下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基础,以现时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依托。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

2、的研究理路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之中。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

3、和原则的本原。《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

4、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并逐渐赋予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党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改革开放40年,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早非难题,“美好生活的向往”便应运而生。(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美好生活是哲学

5、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各民族国家共通的命题,这使它既有超越性,又有民族性和现实性。B.对于何谓美好生活,中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虽有不同的表达侧重,但美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则是其共同的话语。C.中国文化所侧重的美好生活的整体性,有个体幸福的整体性、人在自然中的整体性和人在社会中的整体性三层含义。D.当下中国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丰富化和现代化,对美好生活进行新时代的定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这一核心概念,由古希腊哲学而中国哲学,为现时的政治主张构建深广的思想背景。B.

6、文章在论述中国幸福观时,从“德福一致”的传统文化观点出发,借助道德的利他性特征,阐明了幸福的社会整体性特征。C.文章善用概念说理,如从“美好生活”作概念派生,用“幸福”对“美好生活”作概念替换。D.文章对比论证突出,特别是将中国表达和世界表达对比,在论述中国表达时又着意于历史和当下的对比。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只能立足当下,另一方面又必然指向长远。B.作者认为,美好生活作为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既要求真求知,也应尽善尽美。C.基于幸福的完备性特征,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必然包括生态文

7、明建设。D.新时代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代表“物质文化需要”己成为历史。【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审读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比对。A项,“美好生活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各民族国家共通的命题,这使它既有超越性……”错误,选项强加因果,从文章一、二段来看,是否有“超越性”等,与是否“是……命题”无关。B项,“对于何谓美好生活,中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但美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则是其共同的话语”错误,选

8、项扩大范围,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比如,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认为……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